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安徽省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竞争关系研究
安徽省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宣州区水稻纹枯病发生情况调查及化学防治药剂筛选
T-10型四旋翼无人机施药技术参数及其对小麦赤霉病防效研究
Morak1调控稻瘟病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
安徽省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结构AFLP分析
稻瘟病菌一个新抗药性标记基因的应用研究
小麦赤霉病菌三个同源CYP51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安徽省小麦赤霉病大数据分析与研究
玉米抗黄曲霉基因的初步定位和单倍体诱导与加倍技术研究
禾谷镰刀菌Rab7效应因子VPS26与VPS29的研究
赤霉病麦粒光电检测应用技术研究
水稻优良材料三种病虫抗性基因的聚合研究
水稻条斑病菌中HrpD5正调控hrpF表达的机理研究
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GXU184抗褐飞虱主效位点的初步定位
广西市售花生、玉米黄曲霉的流行、表型及产毒特征的研究
毒素在高粱靶斑病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两个玉米纹枯病病原诱导启动子中核心顺式作用元件的鉴定
基于大数据的山东省二代玉米螟发生程度预测
小麦种质92145E8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开发及其应用
Piz-t介导稻瘟病抗性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抗病基因座的应用
抗小麦白粉病相关基因TiASP与TaCPS1的功能分析
玉米抗粗缩病QTL(qMrdd1)的辅助选择及遗传效应研究
山东省玉米青枯病病原鉴定及生防菌株和化学药剂的筛选
水稻病原诱导启动子POs2H16顺式作用元件的分离与鉴定
寡糖·链蛋白对小麦黄花叶病和小麦蚜虫的免疫诱抗作用
玉米茎腐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立枯丝核菌内切纤维素酶诱导寄主的防卫反应
小麦病害图像的存储与识别技术的研究
小麦品种抗白粉病和条锈病性评价及其抗性QTL定位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Pi9的鉴定及稻花香稻瘟病抗性改良
黑龙江省水稻褐变穗病原鉴定、抗源及药剂筛选研究
响应纹枯病菌的水稻基因及其miRNA的表达分析与功能研究
水稻矮缩病毒非结构蛋白Pns10的介体互作因子的筛选与功能验证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非结构蛋白P6是病毒复制的关键因子
稻瘟病菌去泛素化酶基因Moubp1的功能分析
水稻瘤矮病毒利用小管结构突破电光叶蝉经卵巢传播屏障的机制
转cryNGc基因水稻的抗虫性研究
小麦赤霉菌MGV1相关基因FGSG09297的敲除及功能研究
水稻二化螟赤眼蜂寄生效果评价及其滞育机制研究
建立高通量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技术体系
抗稻痕病基因快速演化位点的遗传分析与人工进化研究
Yr10、Yr18和Yr36基因在小麦抗条锈病改良中的应用
中间偃麦草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TiAP1的功能分析
RNAi沉默灰飞虱传毒相关蛋白基因抗水稻条纹病毒研究
禾谷缢管蚜RSC1阳离子通道基因和钠离子通道辅助亚基基因初步研究
小麦品种秦农142成株期抗条锈病QTL定位
糜子黑穗病系统侵染过程与特点及鉴别技术研究
野生小檗上小麦条锈菌系的分离及其致病力的测定
田间感病小檗对小麦条锈病发生作用研究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