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麦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赤霉病麦粒光电检测应用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小麦赤霉病生物化学检测法第11页
        1.2.2 光电检测法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4页
2 光电检测基础理论分析第14-23页
    2.1 引言第14页
    2.2 光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第14-15页
        2.2.1 光电检测系统的基本构成第14-15页
        2.2.2 光电检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第15页
    2.3 赤霉病麦粒光电检测原理第15-18页
        2.3.1 麦粒与环境光学特性分析第15-16页
        2.3.2 光源的选择第16-18页
    2.4 光电探测器件第18-19页
        2.4.1 光电探测器的分类第18页
        2.4.2 光电探测器件的选择第18-19页
    2.5 电耦合器件(CCD)第19-22页
    2.6 小结第22-23页
3 赤霉病麦粒光电检测系统总体设计第23-42页
    3.1 引言第23页
    3.2 赤霉病麦粒光电检测整体设计第23-24页
        3.2.1 赤霉病麦粒光电检测原理第23页
        3.2.2 赤霉病麦粒光电检测系统结构第23-24页
    3.3 赤霉病麦粒光电检测系统的电路设计第24-34页
        3.3.1 光信号接收单元设计第24-27页
        3.3.2 主控单元设计第27-29页
        3.3.3 AD转换设计第29-31页
        3.3.4 显示控制和通讯电路设计第31-34页
    3.4 系统软件设计第34-41页
        3.4.1 线阵CCD驱动时序设计第35-36页
        3.4.2 AD9945驱动时序设计第36-37页
        3.4.3 建立存储器FIFO第37-38页
        3.4.4 显示控制设计第38-41页
    3.5 小结第41-42页
4 赤霉病麦粒光电检测系统稳定性分析第42-52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赤霉病麦粒检测系统样机评估分析第42-46页
        4.2.1 赤霉病麦粒光电检测系统可靠性分析第44-45页
        4.2.2 赤霉病麦粒光电检测系统噪声特性分析第45-46页
    4.3 目标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第46-48页
        4.3.1 小麦形态第46-47页
        4.3.2 赤霉病麦粒含量第47-48页
    4.4 系统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第48-50页
        4.4.1 喂料速度第48-49页
        4.4.2 光照强度第49-50页
    4.5 小结第50-52页
5 结果分析第52-55页
    5.1 引言第52页
    5.2 实验性能对比第52-53页
    5.3 实验结果比较第53-54页
    5.4 小结第54-55页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行动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研究
下一篇:新生代知识员工长期激励研究--以R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