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3-21页 |
1.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1.1.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危害、发生特点和症状 | 第13-14页 |
1.1.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寄主及传播介体 | 第14-15页 |
1.1.3 SRBSDV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 第15-16页 |
1.2 SRBSDV侵染诱导形成的病毒原质形成机制 | 第16-17页 |
1.3 昆虫细胞的培养及其应用 | 第17-18页 |
1.3.1 昆虫细胞培养 | 第17页 |
1.3.2 昆虫细胞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3.3 昆虫培养细胞在水稻呼肠孤病毒中的应用研究 | 第18页 |
1.4 免疫荧光标记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 | 第18-19页 |
1.5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的原理及应用 | 第19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1-32页 |
2.1 材料 | 第21-22页 |
2.1.1 水稻和昆虫 | 第21页 |
2.1.2 实验菌株和载体 | 第21页 |
2.1.3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32页 |
2.2.1 体外培养白背飞虱细胞 | 第22页 |
2.2.2 源于SRBSDV基因片段的dsRNA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 第22-25页 |
2.2.3 免疫荧光标记检测dsRNA处理后的细胞 | 第25页 |
2.2.4 RTqPCR检测dsRNA处理白背飞虱细胞对SRBSDV复制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5 Western blot检测dsRNA处理后病毒原质组分蛋白在白背飞虱细胞内表达量的变化 | 第26-27页 |
2.2.6 重组穿梭载体的构建 | 第27-31页 |
2.2.7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SRBSDVP5-1、P6、P9-1蛋白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7页 |
3.1 白背飞虱细胞的培养 | 第32-33页 |
3.2 病毒原质组分蛋白在昆虫培养细胞内的表达 | 第33-34页 |
3.3 dsRNA抑制病毒编码蛋白的表达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 第34-43页 |
3.3.1 dsRNA抑制病毒编码蛋白的表达对侵染率的影响 | 第34-37页 |
3.3.2 dsRNA抑制病毒编码蛋白的表达对病毒原质形态的影响 | 第37-41页 |
3.3.3 RT-qPCR检测dsRNA处理对SRBSDV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4 Western blot检测dsRNA处理对SRBSDV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 目的载体的PCR验证 | 第43页 |
3.5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在Sf9细胞中的表达 | 第43-47页 |
4 讨论 | 第47-51页 |
4.1 培养细胞在病毒复制机制中的优势 | 第47页 |
4.2 病毒原质组分蛋白的作用机制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