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玉米与新月弯孢菌互作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北方冬麦区小麦慢白粉病品种的筛选与鉴定
稻瘟菌中富含半胱氨酸小分泌蛋白可视化定位与功能分析
毒氟磷诱导水稻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作用机制研究
我国小麦农家品种抗条锈基因分析
水稻抗白背飞虱近等基因系的抗性观察及其机理研究
玉米纹枯病田间发生动态、阶段抗性的生化因素及种质资源抗性评价的研究
小麦中丁布、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对麦长管蚜的抗性作用研究
盐碱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抗瘟性的作用效应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PG基因家族鉴定及Clpg1在致病性中的作用
基于拉曼光谱的寒地水稻稻瘟病早期检测方法研究
水分胁迫对水稻抗瘟机制及发病程度的影响
圆斑病菌胁迫下玉米ZmbZIP 28的响应及其抗逆分析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S5的编码方式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研究
植物内生菌抑制小麦赤霉病的研究
Bt水稻-RDV-黑尾叶蝉三者关系的初探
转基因抗虫水稻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lipo和pppA基因功能及壳聚糖的抑菌机理研究
褐飞虱胰岛素受体基因分析与功能研究
稻瘟病菌Zn2Cys6和bHLH家族转录因子功能分析
深度测序鉴定玉米病毒及感病玉米组织中小RNA分析
OsDCL1基因沉默增强水稻对稻瘟菌的基础抗性机理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致病机理及其氧胁迫相关基因簇调控蛋白TetR的功能分析
球孢白僵菌在亚洲玉米螟种群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利用杜仲内生真菌防治小麦病害的研究
广德县水稻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几种杀虫剂对中稻田白背飞虱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对二化螟高毒力真菌的生物学及固相培养技术研究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运动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安徽省水稻穗腐病病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RSV来源的vsiRNA调控水稻内源基因表达的研究
安徽省小麦赤霉病菌种群分布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水稻弯孢叶斑病病原鉴定及流行学研究
PMT蛋白家族基因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作用机制研究
稻曲病菌田间孢子快速检测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一种安全高效小麦种衣剂的研制
稻纵卷叶螟几丁质合成通路相关酶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太和县小麦害虫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2014年霍邱县水稻害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
基于Markov随机场和K均值聚类的小麦叶部病害图像分割
一种安全、高效玉米种衣剂的研制
稻纵卷叶螟转录组及几丁质代谢途径和抗药性基因鉴定
安徽省玉米新品种(系)对玉米主要病害的抗病性研究
水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39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水稻优良恢复系R2106及其组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抗性改良和农艺性状评价
水稻胁迫相关蛋白激酶基因OsSAPK2的抗病功能分析
稻瘟菌天冬氨酸半缩脱氢酶基因(MoASADH)的生物功能鉴定
稻瘟菌tRNA剪接内切酶SEN54基因(MoTSEN54)的生物功能鉴定
吉林省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大麦条纹花叶病毒TGB1蛋白磷酸化修饰在病毒侵染和运动中的功能分析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