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玉米种植情况和苗期主要病虫害 | 第9-11页 |
1.1.1 玉米种植情况 | 第9页 |
1.1.2 玉米纹枯病 | 第9页 |
1.1.3 玉米茎基腐 | 第9-10页 |
1.1.4 地下害虫 | 第10页 |
1.1.5 玉米苗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现状 | 第10-11页 |
1.2 玉米种衣剂的概述 | 第11-15页 |
1.2.1 种衣剂的发展史 | 第11-12页 |
1.2.2 种衣剂的特点 | 第12页 |
1.2.3 我国种衣剂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4 种衣剂的发展前景 | 第13-14页 |
1.2.5 种衣剂的理化性质 | 第14-15页 |
1.3 原药的介绍 | 第15-16页 |
1.3.1 噻呋酰胺 | 第15页 |
1.3.2 戊唑醇 | 第15页 |
1.3.3 噻虫胺 | 第15页 |
1.3.4 呋虫胺 | 第15-16页 |
1.4 生长调节剂简介 | 第16-17页 |
1.4.1 腐殖酸 | 第16页 |
1.4.2 赤霉素 | 第16页 |
1.4.3 6-BA | 第16-17页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页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引言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1 供试菌株 | 第20页 |
2.1.2 供试药剂和助剂 | 第20页 |
2.1.3 供试生长调节剂 | 第20页 |
2.1.4 试验仪器 | 第20-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7页 |
2.2.1 室内毒力测定 | 第21-22页 |
2.2.2 单剂对种子的安全性测定 | 第22-23页 |
2.2.3 种衣剂助剂的筛选 | 第23-24页 |
2.2.4 生长调节剂的筛选 | 第24-25页 |
2.2.5 不同成分配比的种衣剂田间同比安全性试验 | 第25-27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7-46页 |
3.1 室内生物测定 | 第27-30页 |
3.1.1 供试杀菌剂对玉米纹枯病菌的毒力 | 第27-28页 |
3.1.2 供试杀菌剂对玉米茎基腐病菌的毒力测定 | 第28-30页 |
3.2 单剂的安全性测定 | 第30-34页 |
3.2.1 供试单剂对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2 供试单剂对出苗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 种衣剂活性成分配方的确定 | 第34页 |
3.4 助剂的筛选 | 第34-38页 |
3.4.1 分散剂的选择 | 第34-35页 |
3.4.2 润湿剂的分层、流动性和沉淀检测 | 第35页 |
3.4.3 增稠剂的选择 | 第35-36页 |
3.4.4 助剂的正交优化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3.4.5 成膜剂的选择 | 第37页 |
3.4.6 热贮性检测结果 | 第37-38页 |
3.5 生长调节剂的筛选 | 第38-40页 |
3.6 田间同比试验 | 第40-46页 |
4 讨论 | 第46-48页 |
4.1 药剂的选择 | 第46页 |
4.2 戊唑醇与噻呋酰胺的杀菌机理 | 第46页 |
4.3 种衣剂增产原理探究 | 第46-47页 |
4.4 关于剂型的选择 | 第47页 |
4.5 关于田间试验 | 第47-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