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1.1 水稻条纹病毒概述 | 第8-11页 |
1.1.1 RSV基因组结构 | 第8-10页 |
1.1.2 RSV的危害 | 第10-11页 |
1.2 病毒影响植物的生理 | 第11-13页 |
1.2.1 病毒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 第11-12页 |
1.2.2 病毒影响植物呼吸作用 | 第12-13页 |
1.2.3 病毒影响激素及酶活性 | 第13页 |
1.3 vsiRNA调控内源基因表达 | 第13-15页 |
1.3.1 植物RNA干扰 | 第13-14页 |
1.3.2 vsiRNA的产生机制 | 第14-15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33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3.1.1 材料和毒源 | 第17页 |
3.1.2 实验菌株与载体 | 第17页 |
3.1.3 试剂 | 第17-18页 |
3.1.4 仪器 | 第1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18-33页 |
3.2.1 RSV接种本氏烟 | 第18-20页 |
3.2.2 高通量测序分析 | 第20-21页 |
3.2.3 沉默载体的构建 | 第21-24页 |
3.2.4 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4-25页 |
3.2.5 农杆菌浸润本氏烟 | 第25-26页 |
3.2.6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Real-time PCR) | 第26-27页 |
3.3.7 Western blot检测 | 第27-28页 |
3.2.8 Northern blot检测 | 第28-30页 |
3.2.9 microRNA Northern blot检测 | 第30-31页 |
3.2.10 5’RACE | 第31-32页 |
3.2.11 超表达植株DNA检测 | 第32页 |
3.2.12 转基因植株RT-PCR检测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45页 |
4.1 RSV引起内源基因变化 | 第33-34页 |
4.1.1 本氏烟人工接种RSV | 第33-34页 |
4.2 植株内源T1基因表达下调参与RSV的症状表现 | 第34-35页 |
4.2.1 沉默载体的构建 | 第34页 |
4.2.2 本氏烟T1基因的VIGS分析 | 第34-35页 |
4.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5-36页 |
4.4 amiRNA方法表达vsiRNA导致T1基因表达下调 | 第36-39页 |
4.4.1 瞬时表达载体构建 | 第36-38页 |
4.4.2 vsiRNA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 | 第38-39页 |
4.5 病毒载体表达vsiRNA导致T1基因下调 | 第39-40页 |
4.6 在本氏烟中超表达T1基因能延缓RSV的侵染 | 第40-45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5-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1.1 T1基因的下调表达参与RSV的症状表现 | 第48页 |
6.1.2 病毒来源的vsiRNA能靶向作用于T1基因 | 第48页 |
6.1.3 超表达T1基因能够延缓RSV的侵染及其症状的发生 | 第48页 |
6.2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附录A:英文缩略表 | 第55-57页 |
附录B:研究中用的培养基及缓冲液配制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