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 1.1 引言 | 第9-10页 |
| 1.2 干旱的研究概况 | 第10-16页 |
| 1.2.1 我国的水资源与农业用水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水稻生长发育与水分调控的关系 | 第11-16页 |
| 1.3 稻瘟病的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 1.3.1 稻瘟病的流行特点及危害 | 第16-17页 |
| 1.3.2 水稻与稻瘟病的互作机制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 1.4 非生物胁迫因子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水分胁迫对水稻抗性相关酶活性及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21-33页 |
| 2.1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 2.1.1 供试仪器 | 第21页 |
| 2.1.2 供试药品 | 第21页 |
| 2.1.3 供试品种 | 第21-22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2.2.1 试验设计 | 第22页 |
| 2.2.2 菌株的活化、扩繁及产孢 | 第22-23页 |
| 2.2.3 接种方法 | 第23页 |
| 2.2.4 测定指标项目及方法 | 第23页 |
| 2.2.5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0页 |
| 2.3.1 水分胁迫对水稻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23-28页 |
| 2.3.2 水分胁迫对水稻抗性相关代谢物质的影响 | 第28-30页 |
| 2.4 讨论 | 第30-33页 |
| 2.4.1 水分胁迫对水稻抗瘟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 2.4.2 水分胁迫对水稻抗性相关代谢物质的影响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水分胁迫对水稻稻瘟病发病情况及产量的影响 | 第33-37页 |
| 3.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 3.2.1 试验设计 | 第33页 |
| 3.2.2 病情指数调查 | 第33页 |
| 3.2.3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 3.3.1 接种后两个水稻品种的发病情况 | 第33-34页 |
| 3.3.2 水分胁迫和接种病菌处理对两个品种产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 3.3.3 水分胁迫强度、病情指数及产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 3.4 讨论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对水稻抗性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37-49页 |
| 4.1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 4.1.1 供试仪器 | 第37页 |
| 4.1.2 供试药品 | 第37页 |
| 4.1.3 供试品种 | 第37页 |
| 4.2 研究方法 | 第37-40页 |
| 4.2.1 试验设计 | 第37-38页 |
| 4.2.2 菌株的活化、扩繁及产孢 | 第38页 |
| 4.2.3 接种方法 | 第38页 |
| 4.2.4 测定指标项目及方法 | 第38页 |
| 4.2.5 引物设计 | 第38-39页 |
| 4.2.6 抗性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检测方法 | 第39-40页 |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 4.3.1 水分胁迫对水稻幼苗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40-41页 |
| 4.3.2 水分胁迫条件下接种稻瘟病菌对水稻叶片发病情况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41-44页 |
| 4.3.3 水分胁迫对苗期水稻接菌后抗性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 4.4 讨论 | 第46-49页 |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 致谢 | 第59-61页 |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