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

Bt水稻-RDV-黑尾叶蝉三者关系的初探

致谢第10-12页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2页
    1 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第17-24页
        1.1 转Bt基因水稻研究概况第17-19页
        1.2 转Bt基因水稻的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第19-24页
    2 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研究进展第24-29页
        2.1 水稻普通矮缩病简介第24-25页
        2.2 水稻普通矮缩病病毒的寄主及危害症状第25-26页
        2.3 发病规律第26-28页
        2.4 防治策略第28-29页
    3 媒介昆虫—病毒—植物互作关系的研究第29-32页
        3.1 病毒对介体昆虫的直接作用第29-30页
        3.2 病毒对介体昆虫的间接作用第30-32页
第二章 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及对黑尾叶蝉取食选择性的影响第32-46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2-40页
        2.1.1 供试昆虫第32-33页
        2.1.2 供试水稻第33-34页
        2.1.3 带毒黑尾叶蝉种群的建立第34页
        2.1.4 感染RDV水稻及黑尾叶蝉的检测第34-37页
        2.1.5 水稻发病率与病情指数的计算第37-38页
        2.1.6 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第38-39页
        2.1.7 感染RDV的黑尾叶蝉对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取食选择性第39-40页
        2.1.8 健康黑尾叶蝉对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取食选择性第40页
        2.1.9 数据分析第4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40-44页
        2.2.1 非选择条件下,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第40-41页
        2.2.2 选择条件下,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第41-42页
        2.2.3 感染RDV的黑尾叶蝉对转Bt基因抗虫水稻及其亲本的取食选择性第42-43页
        2.2.4 健康黑尾叶蝉对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取食选择性第43-44页
    2.3 讨论第44-46页
第三章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第46-5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3.1.1 供试水稻第47页
        3.1.2 供试昆虫第47页
        3.1.3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发育的影响第47-48页
        3.1.4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繁殖的影响第48页
        3.1.5 数据分析第4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8-52页
        3.2.1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发育的影响第48-49页
        3.2.2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繁殖的影响第49-52页
    3.3 讨论第52-54页
第四章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生物学特征及获毒能力的世代变化第54-67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4-58页
        4.1.1 供试材料第54-55页
        4.1.2 黑尾叶蝉种群的纯化第55-57页
        4.1.3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生物学特征的世代变化第57-58页
        4.1.4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获毒能力的世代变化第58页
        4.1.5 数据分析第58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8-64页
        4.2.1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生物学特征的世代变化第58-64页
        4.2.2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获毒能力的世代变化第64页
    4.3 讨论第64-67页
总结第67-68页
    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点第67页
    今后的研究方向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81页
作者简历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番茄钙调蛋白和类钙调蛋白的抗病调控功能分析
下一篇:猕猴桃抗性砧木培育与遗传转化参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