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硒缓解水稻镉毒害的机理研究
水稻OsNPSN11基因在抗稻瘟病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小麦品种望水白抗赤霉病表达谱分析及一个非特异性脂转移蛋白基因的克隆
利用RNAi技术沉默褐飞虱中肠基因的研究
水稻蔗糖转化酶GIF1调控抗病性的机制研究
水稻抗纹枯病资源的筛选及相关数量性状位点定位
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禾谷镰孢菌的组成、分布、致病力及生物防治研究
小麦黄花叶病抗性主效QTLQYm.nau-2D的精细定位
二化螟田间种群对Cry1A毒素的敏感性及钙粘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和mRNA表达水平
水稻TFIIIA型锌指蛋白基因ZFP179的抗白叶枯病功能分析
黄淮海地区玉米小斑病菌变异研究
稻瘟病菌MoSOD1、MoSOD2以及MoSOK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原的鉴定、全基因组和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
稻瘟菌无毒基因AvrPiz-t遗传位点结构组成和动态变化及AvrPiz-t半胱氨酸残基功能分析
茉莉酸信号途径在小麦抗白粉病反应中的作用
链霉菌702对水稻的防病潜能和防病机制
禾谷镰刀菌突变体库的筛选以及Myo2基因的功能分析
稻飞虱生境因子遥感监测及应用
稻飞虱种间互作关系及其机制研究
普通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QTL定位与白粉病成株抗性QTL聚合
小麦对白粉病感病性基因筛选与功能分析
水稻抗纹枯病性遗传分析与主要性状QTL定位
稻瘟病菌四个LIM蛋白编码基因及Gγ亚基编码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水稻及其重要病原真菌BAC相关资源的构建和分析
三个水稻恢复系的白叶枯病和螟虫抗性改良研究
Impacts of Transgenic Bt Rice on Non-Target Brown Planthopper
我国玉米非禾谷镰刀菌种群结构研究
基因枪法介导的抗赤霉病防卫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
水稻草矮病毒对水稻钾代谢的影响
水稻空育131抗稻瘟病多系品种培育--水稻空育131BL_x培育
转基因抗螟虫水稻品系HD2的分子鉴定和抗虫性评价
稻瘟病菌中与碳分解代谢阻遏相关的转录因子MoCreA功能分析
稻瘟病菌中MoRab51假定互作蛋白MoYIP3、MoVPS9的功能分析
水稻草矮病毒各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
稻瘟病菌Rho3与蛋白激酶CK2互作关系及其若干假定互作蛋白的功能分析
水稻草状矮化病毒对水稻氮代谢的影响
稻瘟病菌中假定Rho-GEF蛋白MoRgf1的功能研究
稻瘟病菌中VPS29和VPS26基因的功能分析
禾谷镰刀菌Rho4同源蛋白的功能分析
稻瘟病菌中分支酸变位酶(MoCM)的功能分析
稻瘟病菌中Chm1假定调节蛋白的初步鉴定与功能分析
水稻中稻瘟菌丝氨酸蛋白酶MoSp1互作蛋白的功能分析
玉米优良自交系粗缩病抗性的遗传改良
泰州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及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与治理
三种小麦品种及其后代抗蚜性与叶片超微结构关系的研究
294个稻瘟病菌转录因子基因的敲除和功能分析
水稻矮缩病毒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不同因素对玉米中伏马毒素含量的影响
利用RNA-Seq技术分析水稻稻瘟病持久抗性基因pi21的抗病机制
褐飞虱田间种群的抗药性逆转及其对水稻品种的适应性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