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麦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普通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QTL定位与白粉病成株抗性QTL聚合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4页
    1.1 小麦对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第12-20页
        1.1.1 小麦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分类第12页
        1.1.2 小麦对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遗传的研究方法第12-15页
        1.1.3 抗病基因作图与寻找连锁标记的方法第15-17页
        1.1.4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第17-18页
        1.1.5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成株抗性第18-19页
        1.1.6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基因的染色体分布区域和兼抗性特点第19页
        1.1.7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克隆与功能标记开发第19-20页
    1.2 小麦分子育种与抗病基因聚合第20-22页
        1.2.1 小麦抗病基因聚合第21-22页
    1.3 立题背景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Ibis/辉县红 F_3群体条锈病成株抗性 QTL 定位第24-3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26页
        2.1.1 试验材料与田间鉴定第24-25页
        2.1.2 数据分析第25页
        2.1.3 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第25-26页
        2.1.4 分子标记第26页
        2.1.5 遗传图谱构建第2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6-30页
        2.2.1 F_3群体 MDS 频率分布和相关性分析第26-28页
        2.2.2 成株抗性 QTL 分析第28-30页
        2.2.3 F_3群体 QTL 的上位性分析第30页
    2.3 讨论第30-33页
第三章 普通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 QTL 聚合第33-4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3.1.1 品种第33页
        3.1.2 F_3群体抗病性表型鉴定第33-34页
        3.1.3 基因型检测第34页
        3.1.4 数据统计分析第3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4-39页
        3.2.1 基因聚合株系白粉病成株抗性 QTL 检测第34-37页
        3.2.2 基因聚合株系白粉病成株抗性表型鉴定第37页
        3.2.3 白粉病成株抗性 QTL 聚合体的抗病性效应第37-39页
    3.3 讨论第39-41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41-42页
    4.1 Ibis/辉县红 F_3群体条锈病成株抗性 QTL 定位第41页
    4.2 普通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 QTL 聚合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62页
附录第62-63页
附表第63-87页
致谢第87-88页
作者简介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钱子生物碱贴剂的研制与局部传递药动学探索
下一篇:大规模开关同步与触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