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10-20页 |
1 小GTP结合蛋白 | 第10-13页 |
1.1 小G蛋白的结构 | 第10页 |
1.2 小G蛋白的分类 | 第10-11页 |
1.3 小G蛋白的定位 | 第11-12页 |
1.4 小G蛋白的调控机理 | 第12-13页 |
1.4.1 鸟苷酸转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s-GEFs) | 第12页 |
1.4.2 GTP酶激活蛋白(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s-GAPs) | 第12-13页 |
1.4.3 鸟苷酸解离抑制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dissociation inhibitors-GDIs) | 第13页 |
2 Rho族蛋白及RhoGEF蛋白 | 第13-17页 |
2.1 Rho族蛋白结构 | 第13-14页 |
2.2 Rho族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第14-15页 |
2.3 真菌中的Rho蛋白及RhoGEF蛋白的研究 | 第15-17页 |
3 稻瘟病及稻瘟病菌 | 第17-18页 |
3.1 稻瘟病 | 第17-18页 |
3.2 稻瘟病菌及其侵染致病过程 | 第18页 |
4 稻瘟病菌Rho族蛋白及其GEF蛋白的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20-3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0-23页 |
1.1 细菌菌株以及稻瘟病菌菌株 | 第20页 |
1.2 各类培养基 | 第20-22页 |
1.2.1 E.coli DH5α细菌培养基 | 第20页 |
1.2.2 表达培养基(固体) | 第20-21页 |
1.2.3 表达培养基(液体) | 第21页 |
1.2.4 CM培养基 | 第21页 |
1.2.5 淀粉酵母培养基(SYM) | 第21页 |
1.2.6 米糠培养基 | 第21-22页 |
1.2.7 TB3培养基 | 第22页 |
1.2.8 SD培养基 | 第22页 |
1.2.9 YPDA培养基(100mL) | 第22页 |
1.3 生化试剂 | 第22-23页 |
1.4 抗生素 | 第23页 |
1.5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34页 |
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3-24页 |
2.1.1 Morgf1与其它真菌Rho-GEF系统进化关系的分析 | 第23页 |
2.1.2 蛋白结构域的分析 | 第23-24页 |
2.2 常规PCR | 第24页 |
2.3 PCR产物的克隆 | 第24页 |
2.4 质粒酶切与连接 | 第24-25页 |
2.5 DNA的琼脂糖电泳 | 第25-26页 |
2.6 DNA片段的凝胶回收 | 第26页 |
2.7 质粒D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2.8 E.coil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7页 |
2.9 大肠杆菌转化 | 第27-28页 |
2.10 稻瘟病菌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 | 第28页 |
2.11 稻瘟病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2.12 Southern杂交 | 第29-32页 |
2.12.1 DNA转印 | 第29页 |
2.12.2 探针的扩增 | 第29页 |
2.12.3 探针的标记 | 第29-30页 |
2.12.4 探针标记效价的检测 | 第30-31页 |
2.12.5 杂交及洗膜 | 第31页 |
2.12.6 免疫显色 | 第31-32页 |
2.13 酵母双杂交 | 第32页 |
2.13.1 AH109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2页 |
2.13.2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32页 |
2.14 互补载体的构建 | 第32页 |
2.15 稻瘟病菌生长速率的测定 | 第32-33页 |
2.16 菌丝隔膜染色及观察 | 第33页 |
2.17 分生孢子梗的观察 | 第33页 |
2.18 水稻及大麦致病性鉴定 | 第33-34页 |
第三部分 结果及分析 | 第34-47页 |
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38页 |
1.1 稻瘟病菌中MoRgf1(MGG_03064)蛋白结构及功能的预测 | 第34-35页 |
1.2 MoRgf1(MGG_03064)在真菌中同源蛋白序列的比对、同源蛋白结构域的比对以及系统演化分析 | 第35-37页 |
1.3 分子量及等电点的预测分析 | 第37-38页 |
2 稻瘟病菌中MoRGF1(MGG_03064)的功能分析 | 第38-46页 |
2.1 MoRGF1敲除突变体的获得及PCR验证 | 第38-39页 |
2.2 Southern杂交验证敲除突变体 | 第39-40页 |
2.3 功能互补突变体的获得及鉴定 | 第40页 |
2.4 突变体表型分析 | 第40-46页 |
3 酵母双杂交 | 第46-47页 |
第四部分 小结与讨论 | 第47-50页 |
1 稻瘟病菌中MoRgf1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7页 |
2 稻瘟病菌中MoRGF1突变体表型分析中Rho1功能的体现 | 第47-48页 |
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2页 |
附表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