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前言 | 第14-17页 |
第一章 禾谷镰刀菌REMI随机插入突变体库的鉴定与筛选 | 第17-5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7-33页 |
1.1 根癌农杆菌介导法 | 第17-24页 |
1.1.1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原理 | 第18-19页 |
1.1.2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1.3 根癌农杆菌介导真菌转化的主要步骤以及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1.1.4 根癌农杆菌介导真菌转化特点 | 第23-24页 |
1.2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法 | 第24-31页 |
1.2.1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法原理 | 第25页 |
1.2.2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法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29页 |
1.2.3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法的主要步骤和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1.2.4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法的整合特点 | 第30-31页 |
1.3 真菌突变体库构建的发展前景 | 第31-33页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3-34页 |
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4-47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4-38页 |
3.1.1 真菌和细菌菌株及载体 | 第34页 |
3.1.2 植物材料 | 第34页 |
3.1.3 培养基和试剂 | 第34-38页 |
3.1.4 仪器设备 | 第3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8-47页 |
3.2.1 细菌培养及质粒提取 | 第38-39页 |
3.2.2 REMI转化及突变体保存 | 第39-40页 |
3.2.3 PCR鉴定和Southern blot分析 | 第40-43页 |
3.2.4 TAIL-PCR及其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3.2.5 转化子培养性状鉴定 | 第45页 |
3.2.6 转化子致病力鉴定 | 第45-47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4.1 PCR结果与分析 | 第47页 |
4.2 Southern blot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4.3 TAIL-PCR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4.3.1 HindⅢ位点在禾谷镰刀菌基因组中的分布 | 第48-50页 |
4.3.2 REMI整合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 | 第50-51页 |
4.3.3 REMI整合位点在不同基因结构间的分布情况 | 第51-53页 |
4.4 转化子筛选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4.4.1 培养性状筛选结果 | 第53-54页 |
4.4.2 致病力筛选结果 | 第54-56页 |
5. 讨论 | 第56-59页 |
第二章 MYO2蛋白在禾谷镰刀菌隔膜形成中的作用和功能分析 | 第59-10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59-65页 |
1.1 分裂位点处的选择 | 第59-60页 |
1.2 分裂位点处蛋白的聚集 | 第60-61页 |
1.3 隔膜的形成 | 第61-63页 |
1.4 总结 | 第63-65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65-66页 |
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66-82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66-72页 |
3.1.1 真菌和细菌菌株及载体 | 第66页 |
3.1.2 植物材料 | 第66页 |
3.1.3 培养基和试剂 | 第66-72页 |
3.1.4 仪器设备 | 第7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72-82页 |
3.2.1 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72-73页 |
3.2.2 细胞转化 | 第73页 |
3.2.3 核酸操作 | 第73-76页 |
3.2.4 载体构建 | 第76-77页 |
3.2.5 禾谷镰刀菌各突变菌株的构建 | 第77页 |
3.2.6 PCR和Southern分析 | 第77-78页 |
3.2.7 转化子表型鉴定 | 第78-79页 |
3.2.8 转化子致病力鉴定 | 第79页 |
3.2.9 显微观察 | 第79-80页 |
3.2.10 Myo2蛋白细胞定位 | 第80页 |
3.2.11 基因芯片分析 | 第80-81页 |
3.2.12 毒素及麦角固醇的测定 | 第81-8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82-103页 |
4.1 禾谷镰刀菌二型肌球蛋白Myo2基因 | 第82页 |
4.2 禾谷镰刀菌Myo2基因同源突变体的构建和分子鉴定 | 第82-84页 |
4.3 突变体表型和致病力鉴定 | 第84-90页 |
4.4 荧光显微观察 | 第90-93页 |
4.5 电镜观察 | 第93-94页 |
4.6 突变隔膜形成过程观察 | 第94-95页 |
4.7 Myo2蛋白标记与观察 | 第95-101页 |
4.7.1 Myo2-GFP菌株构建 | 第95-96页 |
4.7.2 Myo2-GFP菌株表型观察 | 第96-97页 |
4.7.3 Myo2-GFP蛋白的细胞定位 | 第97-98页 |
4.7.4 Myo2-GFP蛋白在菌丝隔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第98-99页 |
4.7.5 Myo2-GFP在孢子和产孢过程中的作用方式 | 第99-101页 |
4.8 基因芯片分析 | 第101-103页 |
5. 讨论 | 第103-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7页 |
附录一 | 第127-134页 |
附录二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