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两种镰刀菌对小麦、玉米交互致病性测定及敏感药剂筛选
植物背景气味对烟夜蛾寄主选择的影响
陕西省线辣椒植原体的分子检测及其与泡桐植原体的同源性分析
微丝聚合基因TaARPs在小麦对条锈菌抗病性中的作用
二化螟对性信息素及香根草中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响应
菲利普孢囊线虫诱导小麦根系基因表达分析及抗性种质资源鉴定
MaCreA参与蝗绿僵菌产孢方式的功能研究
蝗绿僵菌微循环产孢调控通路的初步研究
蝗绿僵菌转录因子MaSom1的功能研究
蝗绿僵菌C6转录因子MaRcp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斜纹夜蛾对高浓度蜕皮激素耐受机制研究
蝗绿僵菌GTP酶激活蛋白基因MaGyp2的功能研究
莱氏野村菌Rim15,Ume6和Ime2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灰飞虱对溴氰菊酯抗性的发生机理研究
基于转录组分析人参红皮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内蒙古牙克石地区蓟马物种多样性研究
磷脂酰胆碱合酶基因影响丁香假单胞菌致病性的机理研究
小麦材料CH7034中抗白粉病和抗条锈病QTL定位
HrpZm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功能解析及新种质创制
绿僵菌新转录本及小泛素相关修饰基因功能的研究
粘虫VgR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
粘虫Pax6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洛斯里被毛孢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及序列分析
罗伯茨绿僵菌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及注释分析
粘虫10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
Bt菌株与化学农药相容性研究
马铃薯细胞壁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全基因组分析陆地棉NBS-LRR类抗病基因并研究其对黄萎病的抗性作用
淡紫拟青霉非还原型聚酮化合物合成基因簇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小麦抗病分子标记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Tri6和Tri10调控禾谷镰刀菌毒素合成分子机制研究
禾谷镰刀菌中剪接体相关蛋白FgSad1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小麦条锈菌重要冬繁区—陕南地区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评价与抗病基因分析
十字花科抗根肿病资源的筛选及甘蓝型油菜抗根肿病种质的创制
A-to-I RNA编辑调控禾谷镰刀菌FgRID1基因的功能研究
转基因抗虫水稻“赣绿1号”生物安全性评价
飞蝗和玉米螟中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和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功能研究
飞蝗胚胎期表皮发育及几丁质酶5-1功能研究
核受体因子HR3和βFTZ-F1在飞蝗蜕皮发育中的功能研究
莱氏野村菌高效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和三个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
酯酶比色传感阵列的构建及茶叶农药残留检测研究
稻瘟病菌磷酸化蛋白与蛋白磷酸酶PPG1的靶标鉴定
吉林省5城市市售蔬菜中20种农药残留现状调查分析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文心兰miRNA在生长发育及抗软腐病中的应用研究
温室白粉虱对大型有毒真菌的毒性反应研究
马勃毒素复合物对蚜虫的毒杀作用功效
我国西南地区主要食用菌害虫种类调查
沈阳和盖州地区萝卜病毒病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沈阳三种木本植物病毒病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波斯菊提取物对二斑叶螨的毒性作用研究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