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稻瘟病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MGSP3的功能分析
稻瘟病菌两个假定G蛋白偶联受体的功能分析
与纹枯病菌诱导抗病性相关的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稻瘟病菌α-甘露糖苷酶和几丁质酶多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稻瘟病菌Cdc42与Chm1关系初探
稻瘟病菌一个假定的homeobox基因功能分析
水稻OsLecRK1基因功能研究初探
春小麦抗蚜机制及麦蚜对小麦面粉品质影响的研究
紫苏精油对玉米象成虫的生物活性及酶活力的影响
水稻品种抗稻曲病评价及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大麦黄矮病毒三种株系的特异性检测及PAV株系的群体遗传变异
不同二化螟越冬幼虫种群抗寒性的差异及其机理研究
稻水象甲在双峰县发生情况调查及药剂筛选试验
白背飞虱的抗性监测及其对扑虱灵的抗性机理
井冈霉素生测方法及复配研究
广西水稻纹枯病菌的遗传差异研究
褐飞虱药剂敏感性与致害性变异的生化机制初步研究
拮抗细菌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研究
稻纵卷叶螟及二化螟人工饲养技术的研究
贵州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抗药性研究
水稻条纹病毒浙江分离物的研究
水稻稻瘟病菌拮抗链霉菌的选育和发酵条件的优化
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rvA基因的调控功能分析
水稻黄单胞菌效应物转运系统的检测与新的效应物的鉴定
稻瘟菌四个致病相关突变位点的定位及侵染钉缺陷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调控玉米大斑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性的STK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小麦叶锈菌诱导TcLr19cDNA文库的构建与EST分析
农杆菌介导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转化
河北省小麦玉米共发病害—纹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紫外线及EMS方法诱导小麦叶锈菌毒性突变研究
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玉米千秆还田对小麦根部病害的化感作用研究
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TcLr38的cDNA-AFLP分析
小麦赤霉病菌血清学检测方法建立及在品种抗病性评价中的应用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REMI)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转化及其转化子表型分析
水杨酸诱导玉米抗大斑病的机理研究
不同杀虫剂对麦长管蚜防治效果的综合评价
23个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的SRAP多态性分析及Lr19的SRAP标记
玉米大斑病菌REMI转化体系的建立和分子核型的初步分析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H2O2的变化及其与Ca~(2+)的关系
利用绿色木霉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研究
漯河市小麦主要病害的预测模型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小麦蚜虫自动检测技术研究
OsMPK6双向调控水稻抗病反应
稻曲病菌的生物学、侵染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水稻杂糯间作对稻田病虫草害及产量的影响
湖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水稻抗瘟性的鉴定及生化机制研究
稻白叶枯病菌弱毒菌株对水稻品种的抗病诱导效果及生化机制的研究
二化螟与棘禾草螟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Bt稻抗虫与非Bt稻施药防治水稻螟虫的效益分析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