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前言 | 第8-17页 |
·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和寄主 | 第8-10页 |
·稻水象甲的生活史和主要习性及对水稻的危害 | 第10-12页 |
·稻水象甲在我国的发生情况 | 第12-14页 |
·目前对稻水象甲的化学防治现状 | 第14-16页 |
·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2 调查与试验方法 | 第17-22页 |
·稻水象甲在双峰发生情况调查 | 第17-18页 |
·稻水象甲虫源的收集和室内饲养的方法 | 第18-19页 |
·药剂单剂的筛选及单剂对稻水象甲室内毒力测定 | 第19-20页 |
·新农药复配剂筛选及室内药效检测方法 | 第20-21页 |
·新农药复配剂大田药效试验 | 第21页 |
·20%氟虫腈.毒死蜱复配剂加工及筛选工艺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5页 |
·稻水象甲在双峰发生情况调查结果 | 第22-27页 |
·越冬基数和越冬场所的调查结果 | 第22-23页 |
·越冬成虫的取食寄主调查 | 第23-24页 |
·越冬成虫的活动规律 | 第24-25页 |
·从越冬场所向早稻秧田的迁飞数量动态 | 第25-26页 |
·稻水象甲大田发生及为害情况调查 | 第26-27页 |
·单剂药效室内试验结果 | 第27-28页 |
·新农药复配剂药效室内试验结果 | 第28页 |
·单药剂和复配药剂秧田期施药试验结果 | 第28-30页 |
·20%氟虫腈.毒死蜱悬浮剂大田期施药试验结果 | 第30页 |
·20%氟虫腈.毒死蜱悬浮剂在双峰县两个乡镇区试试验的结果 | 第30-31页 |
·20%氟虫腈.毒死蜱悬浮剂加工工艺结果 | 第31-35页 |
·多种分散剂的选用试验结果 | 第31-32页 |
·分散剂X用量的选定试验结果 | 第32页 |
·增稠剂XG用量筛选试验结果 | 第32-33页 |
·确定最佳用量后冷热贮试验结果 | 第33页 |
·20%氟虫腈.毒死蜱悬浮剂加工工艺流程 | 第33-35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5-42页 |
·稻水象甲最佳防治时期的确定 | 第35-36页 |
·农业最佳防治时期 | 第35页 |
·物理最佳防治时期 | 第35页 |
·化学最佳防治时期 | 第35-36页 |
·稻水象甲最佳防治药剂的筛选 | 第36-37页 |
·20%氟虫腈.毒死蜱悬浮剂有效防治稻水象甲的可能机制 | 第37页 |
·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探讨 | 第37-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