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外源化学物质对花生叶斑病诱导抗性及其机理研究
东北地区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种群结构及品种抗性分析
立枯丝核菌菌核形成过程中H2O2的作用及CAT的功能分析
辽宁省稻瘟菌无毒基因及水稻抗瘟基因鉴定
水稻纹枯病菌多核与双核菌株遗传多样性及致病性差异研究
烟草角斑病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生防制剂的应用
烟草靶斑病菌毒素活性成分鉴定及其致病机制研究
铁离子对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有性世代发育的影响
ClNox1和ClNox2基因影响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致病性作用的研究
辽吉地区玉米穗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基础研究
辽冀鲁花生疮痂病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
二化螟取食诱导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sLTPL164和OsLTPL151的表达模式及干扰载体构建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小麦抗秆锈病机制初步探究
谷胱甘肽对大豆胞囊线虫发育的影响
花生疮痂病菌毒素生物活性及产生条件研究
生防根瘤菌Sneb183调控大豆异黄酮代谢抗胞囊线虫机理研究
二化螟人工饲养技术的优化
马铃薯甲虫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功能研究及其RNAi效应初探
禾谷镰刀菌烯酰基辅酶A水合酶的功能研究
外源施用水杨酸甲酯和寡糖·链蛋白对麦田蚜虫和主要天敌类群种群数量的影响研究
OsHMGB1基因在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中的功能研究
巨大芽孢杆菌Sneb207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机理研究
三七根腐病发生的机制及黄花蒿防控作用研究
小麦-偃麦草衍生后代抗赤霉病检测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烟草白星病的病原学及生防菌筛选
玉米茎腐病与穗腐病致病镰孢菌侵染途径及其致病力差异研究
响应大豆胞囊线虫胁迫的GmMIOX基因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及肌醇加氧酶酶活力的研究
人参细菌性软腐病菌对人参三萜皂苷类物质的趋化响应及其致病机制研究
铁离子通道关键酶基因ClNPS6和ClFtr1调控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致病力的分子机制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技术研究
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对枸杞鲜果采后诱导抗病性及保鲜作用研究
四种喷雾助剂提高嘧菌酯在玉米叶表耐雨水冲刷能力的研究
西北地区冬小麦普通根腐病和茎基腐病病原鉴定及种质资源抗性筛选
GhMKK9介导的MAPK级联信号途径调控棉花抗枯萎病的分子机理研究
玉米矮花叶病抗性QTL的初步分析
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生态适应性和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褐飞虱危害诱导的水稻挥发性互益素释放机制研究
我国褐飞虱与白背飞虱的境外虫源研究
水稻条斑病菌hrp基因簇功能分析及hcm1转基因水稻的研究
棉花抗病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对黄萎病的生物防治
铝在甘肃黄花烟草叶片的吸收及迁移--一条从氧胁迫到抗病之路
小麦成株抗条锈病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AFLP分析及小麦与条锈菌互作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特征研究
北方四省致病疫霉致病型及拮抗菌复合发酵抑菌作用的研究
致病疫霉拮抗菌混合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发酵液性质的初步研究
小麦赤霉病菌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发酵条件的优化及抗菌物质的研究
放线菌A5295诱导马铃薯抗晚疫病中可溶性蛋白的初步研究
P450新亚家族GbCYP82S的克隆与分析
五种烟草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技术研究
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及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
微丝骨架在小麦与黄瓜白粉菌、条锈菌互作中作用的研究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