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大豆异黄酮在寄主、微生物与胞囊线虫互作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1.1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危害与防治 | 第13-15页 |
1.1.1 大豆胞囊线虫病害的症状 | 第13页 |
1.1.2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生活史 | 第13-14页 |
1.1.3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分布 | 第14页 |
1.1.4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 | 第14-15页 |
1.2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间的互作关系 | 第15-16页 |
1.2.1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 | 第15页 |
1.2.2 根瘤菌结瘤及固氮的有效性 | 第15页 |
1.2.3 根瘤菌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1.2.4 根瘤菌的防病机制 | 第16页 |
1.3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概况 | 第16-21页 |
1.3.1 大豆异黄酮组成和结构 | 第16页 |
1.3.2 大豆异黄酮的理化性质 | 第16页 |
1.3.3 大豆异黄酮的自然分布 | 第16-17页 |
1.3.4 大豆异黄酮的合成途径 | 第17-18页 |
1.3.5 大豆异黄酮的主要生理功能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根瘤菌Sneb183诱导大豆异黄酮代谢关键酶蛋白水平表达 | 第21-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1-23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2.2.1 Sneb183诱导大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蛋白水平表达分析 | 第24-25页 |
2.2.1.1 PAL标准曲线绘制 | 第24-25页 |
2.2.2 Sneb183诱导大豆异黄酮合成酶(IFS)蛋白水平表达分析 | 第25-27页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根瘤菌Sneb183诱导大豆异黄酮关键酶在转录水平表达分析 | 第29-4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9-30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30-3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3.2.1 RNA的提取 | 第33-35页 |
3.2.2 根瘤菌Sneb183诱导大豆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5-37页 |
3.2.3 根瘤菌Sneb183诱导大豆异黄酮合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7-38页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根瘤菌Sneb183接种对大豆根系2种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40-4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0-41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4.2.1 异黄酮含量测定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42-43页 |
4.2.2 根瘤菌Sneb183接种对大豆根系内黄豆苷元(Daidzein)含量积累的影响 | 第43-46页 |
4.2.3 根瘤菌Sneb183接种对大豆根系内染料木素(Genistein)含量积累的影响 | 第46页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7-49页 |
5.1 根瘤菌Sneb183诱导大豆异黄酮关键酶蛋白水平表达分析 | 第47页 |
5.2 根瘤菌Sneb183诱导大豆异黄酮关键酶转录水平表达分析 | 第47页 |
5.3 根瘤菌Sneb183接种对大豆根系2种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5.4 问题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