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1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1.1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现和危害 | 第14页 |
1.1.2 大豆胞囊线虫生活史 | 第14-15页 |
1.2 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机理研究 | 第15页 |
1.2.1 根系渗出物对大豆胞囊线虫孵化的影响 | 第15页 |
1.2.2 线虫侵入后植物的组织、细胞病理学反应 | 第15页 |
1.3 抗大豆胞囊线虫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4 肌醇加氧酶(MIOX)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4.1 肌醇加氧酶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4.2 肌醇加氧酶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3 MIOX基因与植物逆境胁迫研究 | 第18-19页 |
1.5 本试验的基本思路和拟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大豆肌醇加氧酶(GmMIOX)基因家族差异基因的筛选及定量分析 | 第20-3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1-24页 |
2.1.3 肌醇加氧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 | 第24-2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3页 |
2.2.1 酸性品红染色结果鉴定 | 第25-26页 |
2.2.2 大豆根总R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2.2.3 大豆肌醇加氧酶基因半定量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2.2.4 GmMIOX2基因荧光定量曲线及表达量分析 | 第29-31页 |
2.2.5 GmMIOX4基因荧光定量曲线及表达量分析 | 第31-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GmMIOX2和GmMIOX4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 | 第35-4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5-42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5-37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37-4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3.2.1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42页 |
3.2.2 重组质粒pGEM-GmMIOX2和pGEM-GmMIOX4酶切鉴定 | 第42-43页 |
3.2.3 重组质粒pCAMBIA-GmMIOX2和pCAMBIA-GmMIOX4酶切鉴定 | 第43页 |
3.2.4 GmMIOX2和GmMIOX4基因载体构建 | 第43-44页 |
3.2.5 亚细胞定位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肌醇加氧酶酶活力的测定 | 第47-5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7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47-4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4.2.1 肌醇加氧酶酶活性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9页 |
4.2.2 各个样品对应吸光度(OD)值 | 第49-50页 |
4.2.3 各样品对应酶活力(U/L) | 第50页 |
4.2.4 不同抗性品种接种大豆胞囊线虫根内肌醇加氧酶活性的变化 | 第50-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肌醇加氧酶基因生物信息分析 | 第53-63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53页 |
5.1.2 试验方法 | 第53-54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4-61页 |
5.2.1 GmMIOX2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 | 第54-55页 |
5.2.2 GmMIOX4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 | 第55-56页 |
5.2.3 GmMIOX2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分析 | 第56页 |
5.2.4 Gm MIOX4 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分析 | 第56页 |
5.2.5 GmMIOX2编码蛋白的磷酸化位点分析 | 第56页 |
5.2.6 GmMIOX4编码蛋白的磷酸化位点分析 | 第56-57页 |
5.2.7 GmMIOX2基因编码蛋白与其他植物GmMIOX2蛋白的进化分析 | 第57页 |
5.2.8 GmMIOX4基因编码蛋白与其他植物GmMIOX4蛋白的进化分析 | 第57-58页 |
5.2.9 GmMIOX2基因序列在不同抗性品种中多样性分析 | 第58-60页 |
5.2.10 GmMIOX4基因序列在不同抗性品种中多样性分析 | 第60-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页 |
6.2 讨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