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句子语境中动词歧义词的歧义消解
运动员的人格特征和归因方式对其竞赛焦虑的影响研究
不同视觉区域OUP效应的眼动研究
4~8岁儿童气质、同伴关系与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之间关系的研究
3~6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3~5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及与气质关系的研究
3岁儿童气质发展特点与自主性相关研究
东北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图像文化解析
Dickman冲动量表中文版在农村使用的信度、效度检验
农村15~34岁自杀死亡者生活事件的心理解剖研究
Beck绝望量表中文版在农村使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江西省中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我国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团体治疗提高研究生挫折耐受力应用研究
军人职业压力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军人情景特质应对方式量表的研制
自杀如何被赋予社会意义(1919-1928)
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现况研究
我为什么不如他--学生自卑心理研究
情绪记忆的特点研究
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
上海刑警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研究
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
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的动机研究
问题解决策略迁移研究--心理模型的视角
老年人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影响因素及脑机制研究
学习支持问题库的设计策略研究
抑郁个体情绪认知机制及干预性研究
不同攻击/受欺儿童的热认知特征研究
面孔识别的特异性--行为和电生理研究
催眠冲突管理研究
观影疗心--电影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
儿童信念—愿望推理的心理机制研究--兼对ToMM-SP模型的检验
企业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归因方式及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
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依恋与自尊及二者关系的探索性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
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实验研究--关于时距估计和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的差异比较
学业不良初中生内隐攻击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3-8年级学生重要关系中的自我调节发展状况研究
高职生归因风格、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选择可逆性对中国大学生结果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初探
基于案例推理技术(CBR)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
硕士研究生学业自我设限的现状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
外来务工者子女自尊及其团体干预研究
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应用探索
控制能力的毕生发展及其对幸福感的适应作用
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与成因研究
上一页
[341]
[342]
[343]
[344]
[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