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一章 态度形成的理论综述第15-63页
 1 态度的概念第15-20页
   ·态度概念的历史发展第15-16页
   ·态度的定义第16-17页
     ·作为评价的态度第16页
     ·作为记忆表征的态度第16-17页
     ·双重态度第17页
   ·态度的结构第17-20页
     ·情感、认知、行为成分的相互关联第17-18页
     ·评价与情感第18-19页
     ·情感与认知第19-20页
 2 态度的功能第20-22页
 3 态度的测量第22-34页
   ·外显(直接)测量技术第22页
   ·内隐(间接)测量技术第22-33页
     ·情感性启动第23-27页
     ·内隐联想测验第27-28页
     ·情感性Simon任务和外部情感Simon任务第28-30页
     ·情绪性Stoop任务和启动Stroop任务第30页
     ·内隐联想测验的一些变式第30-31页
     ·其他的测量技术第31-32页
     ·内隐(间接)测量之间的内在相关第32-33页
   ·外显(直接)测量和内隐(间接)测量的关系第33-34页
 4 态度的形成第34-41页
   ·遗传可能性第35-36页
   ·纯粹接触效应第36-38页
   ·条件反射作用第38-39页
   ·价值-帐户模型第39-41页
 5 态度形成的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第41-60页
   ·评价性条件反射的一般通用性第41-47页
     ·刺激性质第41-44页
     ·程序性参数第44-47页
   ·评价性条件反射的功能性特征第47-57页
     ·意识觉知性第47-53页
     ·条件列联性第53-54页
     ·消退性第54页
     ·反条件化第54-55页
     ·感觉前条件化第55-56页
     ·无条件刺激再评价第56-57页
   ·评价性条件反射的内在机制解释第57-60页
     ·概念分类解释第57-58页
     ·整体性解释第58页
     ·参照性解释第58-60页
 6 本研究设想的提出第60-63页
第二章 态度形成的实验研究第63-155页
 研究一 态度的评价性条件反射形成(实验1)第63-85页
  1 研究设想第63-65页
  2 研究方法第65-71页
   ·被试第65页
   ·材料第65-67页
   ·仪器第67页
   ·程序第67-71页
  3 结果第71-80页
   ·意识觉知数据第71页
   ·外显评定数据第71-76页
   ·内隐测量数据(内隐联想测验结果)第76-80页
  4 讨论第80-85页
 研究二 态度评价性条件反射形成的验证(实验2a、2b、2c)第85-113页
  1 研究二 (实验2a、2b、2c)总设想第85-87页
  2 实验2a第87-95页
   ·研究方法第87-90页
     ·被试第87页
     ·材料第87-88页
     ·仪器第88页
     ·程序第88-90页
   ·结果第90-95页
     ·意识觉知数据第90页
     ·外显评定数据第90-93页
     ·内隐测量数据(内隐联想测验结果)第93-95页
  3 实验2b第95-103页
   ·研究方法第95-98页
     ·被试第95页
     ·材料第95-96页
     ·仪器第96页
     ·程序第96-98页
   ·结果第98-103页
     ·意识觉知数据第98-99页
     ·外显评定数据第99-101页
     ·内隐测量数据(阈下情感性启动结果)第101-103页
  4 实验2c第103-110页
   ·研究方法第103-105页
     ·被试第103页
     ·材料第103-104页
     ·仪器第104页
     ·程序第104-105页
   ·结果第105-110页
     ·意识觉知数据第105-106页
     ·外显评定数据第106-108页
     ·内隐测量数据(阈下情感性启动结果)第108-110页
  5 研究二(实验2a、2b、2c) 总讨论第110-113页
 研究三 源于自我的偏好态度之评价性条件反射形成(实验3)第113-123页
  1 研究设想第113-115页
  2 研究方法第115-117页
   ·被试第115页
   ·材料第115-116页
   ·仪器第116页
   ·程序第116-117页
  3 结果第117-119页
   ·意识觉知数据第117-118页
   ·外显评定数据第118-119页
   ·内隐测量数据(阈下情感性启动结果)第119页
  4 讨论第119-123页
 研究四 认知负荷对态度评价性条件反射形成的影响(实验4)第123-139页
  1 研究设想第123-124页
  2 研究方法第124-128页
   ·被试第124-125页
   ·材料第125页
   ·仪器第125-126页
   ·程序第126-128页
  3 结果第128-136页
   ·意识觉知数据第128-130页
   ·外显评定数据第130-132页
   ·内隐测量数据(阈下情感性启动结果)第132-136页
  4 讨论第136-139页
 研究五 情绪对态度评价性条件反射形成的影响(实验5)第139-155页
  1 研究设想第139-141页
  2 研究方法第141-145页
   ·被试第141页
   ·材料第141-143页
   ·仪器第143页
   ·程序第143-145页
  3 结果第145-152页
   ·情绪诱发效果第145-148页
   ·意识觉知数据第148-149页
   ·内隐测量数据(阈下情感性启动结果)第149-152页
  4 讨论第152-155页
第三章 研究总结第155-167页
 1 总讨论第155-165页
   ·态度形成的评价性条件反射作用是否依赖于意识觉知第155-157页
   ·评价性条件反射是否是一种内隐学习第157-158页
   ·态度形成的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在哪里应用第158-160页
   ·态度内隐测量方法之内隐联想测验与情感性启动的比较第160-162页
   ·态度形成的内隐过程第162-165页
 2 总结论第165-167页
附录第167-177页
参考文献第177-197页
后记第197页

论文共1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的动机研究
下一篇:上海刑警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