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模因论视角下网络图像传播的文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第11-12页
第二章 模因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第12-20页
    第一节 关于模因理论第12-16页
        一、模因的内涵和单位第12-13页
        二、模因与病毒的区别第13-14页
        三、模因理论的核心:模仿与变异、选择与保留第14-15页
        四、互联网时代的模因:一种分析和解释的新工具第15-16页
    第二节 关于模因论的研究第16-18页
    第三节 关于图像传播的研究第18-20页
第三章 网络图像模因的生成逻辑第20-33页
    第一节 网络图像模因的界定第20-22页
    第二节 图像类模因的仿制类型第22-28页
        一、直接引用式第23页
        二、移花接木式第23-25页
        三、拼贴重组式第25-27页
        四、多种仿制类型的融合第27-28页
    第三节 网络图像模因的生成逻辑第28-33页
        一、传播者的模仿意愿和行为第28-29页
        二、注意力经济的“利益”驱使第29-30页
        三、复制技术的强力助推第30-31页
        四、网络参与式文化的时代逻辑第31-33页
第四章 网络图像模因的传播分析第33-47页
    第一节 强势网络图像模因的传播特征第33-37页
        一、强势图像模因复合体:图文并置,音画结合第34-35页
        二、网络图像模因的传播特点第35-37页
    第二节 网络图像模因的传播内容第37-43页
        一、静态图像类模因具体内容第37-41页
        二、动态图像类模因的典型内容第41-43页
    第三节 图像类模因传播的多元化立场第43-47页
        一、游戏和娱乐原则第43-44页
        二、情绪宣泄及自我满足第44-45页
        三、解构恶搞第45-46页
        四、新奇逐热性第46-47页
第五章 图像模因传播的文化内涵第47-51页
    第一节 网络图像模因的后现代主义烙印第47-48页
    第二节 网络图像模因的隐喻和戏仿第48-49页
    第三节 跟风模仿的参与式狂欢第49-51页
第六章 网络图像模因的正负效应第51-55页
    第一节 网络图像的正面效应第51-52页
        一、建构社群共识第51页
        二、公共话语表达新形式第51-52页
    第二节 图像模因的负面效应第52-55页
        一、图像意义的泛化与消解第52-53页
        二、图像模因狂欢化的风险第53-55页
结语第55-57页
    第一节 研究回顾第55页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为什么不如他--学生自卑心理研究
下一篇:处境变迁与文化回应--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