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的动机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目录第11-13页
第一章 研究概述第13-21页
 1.研究背景第13-15页
 2.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3.研究目标与方法第17-19页
   ·研究目标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4.研究假设第19-20页
 5.本文结构第20-21页
第二章 理论分析第21-53页
 1.自我调节学习的涵义第21-22页
 2.自我调节学习模型简介第22-33页
   ·Zimmerman自我调节学习的社会认知模型第22-24页
   ·Pintrich自我调节学习的一般框架第24-27页
   ·Boekaerts自我调节学习的双重加工模型第27-29页
   ·Winne自我调节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第29-31页
   ·四个模型的分析与述评第31-33页
 3.自我调节学习中的动机过程分析第33-53页
   ·自我调节学习起始阶段的动机因素分析第33-39页
   ·自我调节学习监控阶段中的动机调节第39-47页
   ·反思阶段第47-53页
第三章 实证研究第53-110页
 研究一 初始动机信念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研究第53-62页
  1.引言第53-54页
  2.方法第54-56页
  3.研究结果第56-60页
  4.讨论第60-61页
  5.结论第61-62页
 研究二 自我效能对成就目标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第62-73页
  1.引言第62-63页
  2.研究方法第63-66页
  3.研究结果第66-70页
  4.讨论第70-71页
  5.结论第71-73页
 研究三 自我调节学习中动机策略研究第73-83页
  1.引言第73-74页
  2.方法第74-75页
  3.研究结果第75-80页
  4.讨论第80-82页
  5.结论第82-83页
 研究四 动机信念与动机策略之间关系的研究第83-93页
  1.引言第83-84页
  2.方法第84-86页
  3.研究结果第86-89页
  4.讨论第89-91页
  5.结论第91-93页
 研究五 不同动机信念与不同动机调节水平学生成败归因特点研究第93-101页
  1.引言第93-94页
  2.学生考试成败归因内容的预研究第94页
  3.不同动机信念学生归因特点第94-96页
  4.不同动机调节水平学生归因特点第96-99页
  5.讨论第99-100页
  6.结论第100-101页
 研究六 归因在动态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第101-110页
  1.引言第101-102页
  2.方法第102-103页
  3.研究结果第103-107页
  4.讨论第107-109页
  5.结论第109-110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110-119页
 1.自我调节学习不同阶段中的动机作用第110-112页
   ·开始阶段中各动机因素的作用第110-111页
   ·调节监控阶段的动机调节第111-112页
   ·归因在反思阶段中的作用第112页
 2.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的动机机制探讨第112-114页
 3.本研究的不足第114-115页
 4.未来研究展望第115-117页
 5.总结论第117-119页
附录第119-133页
 附录一:研究一相关问卷与材料第119-121页
 附录二:研究二相关问卷与材料第121-126页
 附录三:研究三相关问卷与材料第126-127页
 附录四:研究四相关问卷与材料第127-130页
 附录五:研究五相关问卷与材料第130-131页
 附录六:研究六相关问卷与材料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8页
 中文部分第133-134页
 英文部分第134-148页
致谢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问题解决策略迁移研究--心理模型的视角
下一篇: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