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人类肠道宏基因组SNP模式与疾病的关联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激活中性粒细胞致血管渗漏机制研究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宿主选择压力下基因变异规律的研究
抗EV71病毒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筛选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白念珠菌质膜蛋白CaRch1对细胞质内钙离子稳态和耐药调控功能的机理研究
VSV G跨膜区在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及亚硒酸钠通过p70S6K/p53/ULKl通路诱导ROS上调抑制保护性自噬
微生物组数据分析方法优化及人群肠道菌群分析应用
p62/SQSTM1调控TBK1磷酸化参与RNA病毒诱导天然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
高尔基体蛋白ACBD3参与肠道病毒复制的机制研究
+RNA病毒入侵与复制关键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呼吸道合胞病毒复制相关宿主因子的高通量筛选及血小板因子4抗病毒机制研究
稳定表达分泌型Zika NS1蛋白细胞株的构建及细胞永生化的探索
MicroRNA130a通过调节干扰素信号通路及丙酮酸代谢调控HCV及HBV复制的机制研究
TLR7在EV71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利用毛丝鼠和雪貂建立HBV动物模型的探索
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引发的microRNA差异性在两者诱发的差异性致病机制中的研究
轮状病毒编码小RNA分子1755激活细胞自噬及调控自身复制的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引起THP-1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华中地区空肠弯曲菌gyrA、CmeR-Box多态性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多药耐药IncHI2型和IncHI5型质粒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结核分枝杆菌38KD和ESAT-6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K 293T中的分泌性表达
广州和厦门鼠类及臭鼩鼱携带星状病毒情况调查及其基因分析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野生黑颈长尾雉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水平传播效率的影响
戊型肝炎假病毒颗粒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诱导肺上皮细胞中IRG1表达及其意义
人巨细胞病毒蛋白UL80.5和UL84与宿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及EGS抑制HSV-1病毒基因表达和增殖的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激活的纤连蛋白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促进病毒的维持和复制
人副流感病毒3型诱导自噬和调节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
EV71和HBV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HIV-1 Gag蛋白的转运、聚合和装配的数学建模与动力学分析
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抗问号钩端螺旋体感染能力差异及机制研究
P小体相关蛋白MOV10结合于EV71基因组5UTR并调控病毒复制
钩端螺旋体蛋白酶体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
肺炎链球菌SWU02全基因组测定及其整合性接合元件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表面粘附及运动机制的研究
BST-2的糖基化修饰对其抑制细胞内部病毒的作用研究
基于流感HA2的重组NoV P-particle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S蛋白上调干扰素信号通路负性调控分子hPIAS1的作用机制研究
FcγRⅡb抑制登革病毒prM抗体引起的抗体依赖增强作用的研究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F基因结构域缺失株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结构蛋白和附属蛋白拮抗干扰素和诱导自噬的功能研究
肠道传播肝炎病毒的黏膜免疫研究
一株大肠杆菌噬菌体vB_EcoM_ECOO78的分离、鉴定和基因组学分析及其解聚酶Dpo42的作用机制
c-di-AMP降解酶Rv2837c以及c-di-GMP调控的转录因子PA4878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Ca Hsp90和Ca Rlm1调控白念珠菌表型转换的体外实验研究
白念珠菌HSP90 C端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和纯化乙型肝炎病毒蛋白HBx
布拉酵母菌VRP1基因缺失株构建及其益生功能的研究
小分子化合物协助两性霉素B清除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潜在机制的研究
转运蛋白HP0497参与调控幽门螺杆菌适应克拉霉素压力
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的预测研究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