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7页 |
1.1 白念珠菌简介 | 第7-9页 |
1.2 MAPK信号转导途径 | 第9-15页 |
1.2.1 酿酒酵母MAPK信号转导途径 | 第9-11页 |
1.2.2 白念珠菌中的MAPK信号转导途径 | 第11-15页 |
1.3 白念珠菌细胞内钙离子稳态和钙离子/钙调磷酸酯酶信号途径的调控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3.1 白念珠菌细胞质膜钙内流系统及新型钙稳态调节因子CaRch1 | 第17-18页 |
1.3.2 白念珠菌内膜系统上的钙运输系统 | 第18-19页 |
1.3.3 白念珠菌细胞中钙离子/钙调磷酸酯酶信号途径 | 第19-20页 |
1.3.4 小结 | 第20页 |
1.4 溶质运载蛋白家族(Solute carrier, SLC) | 第20-22页 |
1.4.1 溶质运载蛋白家族(SLC)概述 | 第20-21页 |
1.4.2 第10个溶质运载蛋白家族(SLC10)及其成员 | 第21-22页 |
1.5 白念珠菌CaRCH1基因的前期研究 | 第22-23页 |
1.6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3-27页 |
1.6.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1.6.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第二章 白念珠菌CaRCH1基因与CaECM7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 | 第27-5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9页 |
2.1.1 材料 | 第27-32页 |
2.1.2 方法 | 第32-39页 |
2.2 结果 | 第39-48页 |
2.2.1 Carch1/Carch1单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第39-41页 |
2.2.2 Caecm7/Caecm7单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第41-42页 |
2.2.3 Carch1/Carch1 Caecm7/Caecm7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第42-43页 |
2.2.4 CaRCH1基因与CaECM7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 | 第43-4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白念珠菌CaRCH1基因与CaCCH1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 | 第50-5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3.1.1 材料 | 第50-51页 |
3.1.2 方法 | 第51-52页 |
3.2 结果 | 第52-58页 |
3.2.1 Carch1/Carch1 Cacch1/Cacch1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第52-53页 |
3.2.2 CaRCH1基因与CaCCH1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 | 第53-5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白念珠菌CaRCH1基因与CaMID1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 | 第59-7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1页 |
4.1.1 材料 | 第59-60页 |
4.1.2 方法 | 第60-61页 |
4.2 结果 | 第61-66页 |
4.2.1 Carch1/Carch1 Camid1/Camid1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第61-62页 |
4.2.2 CaRCH1基因与CaMID1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 | 第62-6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4.4 讨论 | 第67-70页 |
第五章 白念珠菌CaRCH1基因与高尔基体钙泵CaPMR1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 | 第70-8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70-76页 |
5.1.1 材料 | 第70-71页 |
5.1.2 方法 | 第71-76页 |
5.2 结果 | 第76-81页 |
5.2.1 Carch1/Carch1 Capmr1/Capmr1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第76-77页 |
5.2.2 CaRCH1基因与CaPMR1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 | 第77-8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1页 |
5.4 讨论 | 第81-84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主要结论 | 第84-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6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