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湖南咨议局司法议案探究
清代越南使臣在华活动研究--以《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为中心
清代安南使团在华礼遇活动研究
包头蒙古行研究(1846-1949)
明代海南海患与防卫体系研究
汉魏东北边郡城市与政区研究
《左传》盟约文化研究
元代医人社会地位研究
海外华人的社会建构:槟城韩江互助会研究(1931-1961)
唐后期东南都市胡人史事考述
壬辰战争时期朝鲜半岛明逃军问题研究
甲午以前中国士人眼中的日本形象研究(1840-1894)--以《早期日本游记五种》为例
清代维吾尔文献对于研究伊犁历史的价值
“三单头人”:国家政权变动中的屯堡权威--基于贵州安顺S村土改当事人的口述历史研究
“面对面”到“背靠背”:土改时期云南华侨地主斗争策略分析--以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土改口述史调查为例
顧徐本《史記(白文之部)》標點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中电影记者形象建构研究
晚清香港保良局和新加坡保良局研究--以妇孺救助为基础
北宋士人行旅探究
环境、作物与族群--以清代桂东北地区为中心
东汉初期军制改革研究--以都尉体系的变化为中心
乾隆《镇江府志》研究
明代方志学家郭棐研究
湖北黄冈地区土改复查研究(1951-1953)
“慢半拍”:合作化时期农民的参与行为研究--以吉林省永合村农民口述史调查为据
典型政治:救灾背景下湖南首个高级社的产生机制--基于湖南省洞庭围村的口述史调查
“随机应变”:合作化时期富农入组入社的行为策略研究--以安徽省来安县合作化当事人口述为据
贾士毅财政金融思想研究(1912-1937)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国家监察制度变迁研究
建国初武汉市总工会研究(1949-1956)
“超然”与限界:国民政府主计处与财政监督(1931-1949)
近代三水与江门口岸地位关系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秦“亡人”刍议--以秦简为中心
汉末魏晋的瘟疫及其与早期道教嬗变关系的考察
继承与开拓:汕头简朴村泰国新移民研究
清末广州《岭学报》维新思想与西学传播研究
土尔扈特汗国政权合法性研究(1628-1771)
新疆阿克陶县塔尔塔吉克人与其宗教演变研究
民国时期湖北庙产纠纷研究
理身理国:沈一贯研究
东北抗联文化研究
清代东北军队外调研究
金代诸京留守研究
金朝吏部研究
金代教化问题研究
清代贵定县碑刻调查与研究
民国《镇宁县志》研究
宋代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研究
《时报》广告与清末上海社会变迁
国民政府时期的兵役制度--以绥远地区为中心的考察(1937-1949)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