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中电影记者形象建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电影建构记者形象的类别 | 第19-31页 |
第一节 形象正面的记者 | 第19-25页 |
一、社会的暸望者 | 第19-20页 |
二、真相的探索者 | 第20-22页 |
三、大众的守护者 | 第22-23页 |
四、现实的记录者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形象负面的记者 | 第25-28页 |
一、利益至上的谋私者 | 第25-26页 |
二、超越法理的“审判者” | 第26页 |
三、冷漠记录的旁观者 | 第26-27页 |
四、虚假新闻的杜撰者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形象中立的记者 | 第28-31页 |
一、采访权困境下的记者 | 第28-29页 |
二、职业与道德博弈下的记者 | 第29页 |
三、展现私生活的记者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电影对记者形象的三重建构 | 第31-40页 |
第一节 电影对现实记者形象的真实再现 | 第31-33页 |
一、职业素养的再现 | 第31-32页 |
二、职业现状的再现 | 第32-33页 |
三、职业失范的再现 | 第33页 |
第二节 电影对现实记者形象的合理加工 | 第33-35页 |
一、记者形象的典型化 | 第34页 |
二、戏剧冲突的强化 | 第34-35页 |
第三节 电影对现实记者形象的歪曲反映 | 第35-40页 |
一、被片面化的记者:人物建构维度单一 | 第35-37页 |
二、被弱化的女记者:男权主义审美期待下的女性 | 第37-40页 |
第三章 电影建构多元化记者形象的社会根源 | 第40-47页 |
第一节 市场化改革后的中国记者职业百态 | 第40-44页 |
一、记者职业身份的多维定位 | 第40-42页 |
二、记者社会身份的多维定位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商业资本冲击下的中国电影行业现状 | 第44-47页 |
一、投资商票房至上的要求 | 第44-45页 |
二、观众审美期待的诉求 | 第45页 |
三、导演自我意识的表达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