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通史论文--历史事件论文

海外华人的社会建构:槟城韩江互助会研究(1931-1961)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导论第8-1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2 选题依据第9页
    1.3 学术史回顾第9-16页
        1.3.1 关于中国互助组织的研究第10-11页
        1.3.2 关于新马华人社团组织互助功能的研究第11-14页
        1.3.3 关于海外潮人互助组织及槟城韩江互助会的研究第14-16页
    1.4 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第16-18页
        1.4.1 资料来源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3 文章结构第17-18页
第2章 韩江互助会成立的社会历史背景第18-36页
    2.1 潮汕侨乡的互助活动第18-22页
    2.2 槟州潮人社会发展概况第22-30页
        2.2.1 威斯利省潮人社会发展概况第22-27页
        2.2.2 槟榔屿潮人社会发展概况第27-30页
    2.3 槟州潮人早期互助行为第30-36页
        2.3.1 威斯利省潮人的互助行为第30-31页
        2.3.2 槟榔屿潮人的互助行为第31-36页
第3章 韩江互助会的发展及运作第36-53页
    3.1 互助会的建立第36-41页
        3.1.1 互助会的创建过程第36-38页
        3.1.2 互助会成立原因分析第38-41页
    3.2 互助会的会务运作第41-46页
        3.2.1 入会规则第41-43页
        3.2.2 经费收支第43-44页
        3.2.3 日常会务第44-46页
    3.3 互助会的发展及停办第46-53页
        3.3.1 日据时期会务的中断与战后复办第47-49页
        3.3.2 互助会的停办及原因分析第49-53页
第4章 互助制度化与槟州华人社会建构第53-69页
    4.1 槟州潮人互助组织形态的变迁第53-60页
        4.1.1 潮人社群组织履行互助职能时期第53-54页
        4.1.2 韩江互助会时期:专门性互助社团的制度化建构第54-60页
    4.2 韩江互助会运作机制的调整与完善第60-65页
        4.2.1 组织结构的变动和完善第60-62页
        4.2.2 接受政府社团注册官的监管第62-63页
        4.2.3 入会会员籍贯限制的消除第63-65页
    4.3 潮人互助传统制度化的影响第65-69页
        4.3.1 互助制度化过程中潮人社群内部的整合第65-67页
        4.3.2 互助制度化的完成与华族社群的整合第67-69页
第5章 结语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9页
致谢第79-8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清旅游研究--以小说材料为中心(1573-1820)
下一篇: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