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人行旅探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选题缘由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1. 士人 | 第11-12页 |
2. 行旅 | 第12-14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 古代行旅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 对行旅文学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3. 对行旅活动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四、研究目的、方法 | 第17-18页 |
五、本文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北宋士人行旅概况 | 第19-50页 |
第一节 北宋士人行旅的时代背景 | 第19-26页 |
(一) 士人的行旅活动受政治环境影响 | 第19-20页 |
(二) 士人的行旅活动受交通条件的影响 | 第20-25页 |
(三) 士人的行旅活动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北宋士人行旅活动主要类型及特点分析 | 第26-42页 |
(一) 士人行旅活动的主要类型 | 第26-37页 |
(二) 北宋士人行旅活动的特点 | 第37-42页 |
第三节 北宋士人行旅心态及行旅观 | 第42-50页 |
(一) 行旅心态 | 第42-46页 |
(二) 行旅观念 | 第46-50页 |
第二章 北宋士人行旅文学 | 第50-66页 |
第一节 北宋士人行旅文学的内容 | 第50-56页 |
(一) 描述旅途活动 | 第50-51页 |
(二) 记录沿途见闻 | 第51-53页 |
(三) 表达行旅感受 | 第53-56页 |
第二节 北宋士人行旅文学的特征 | 第56-59页 |
(一) 士人的行旅作品内容具有理性、思辨的特性 | 第56-57页 |
(二) 士人的行旅作品风格具有民俗化的特性 | 第57-59页 |
第三节 士人行旅文学作品的价值 | 第59-66页 |
(一) 展现文学创作的革新 | 第60-61页 |
(二) 透析历史研究的真伪 | 第61-63页 |
(三) 提升对北宋文化的认知 | 第63-66页 |
第三章 北宋士人行旅活动的影响 | 第66-80页 |
第一节 士人行旅活动对自身认知提升的影响 | 第66-70页 |
(一) 在行旅中士人的文化知识不断增长 | 第66-68页 |
(二) 在行旅中士人的道德品质不断提升 | 第68-70页 |
第二节 士人行旅对地方发展的影响 | 第70-76页 |
(一) 士人行旅推动地方治理的进步 | 第70-71页 |
(二) 士人行旅促进地方交通事业的发展 | 第71-73页 |
(三) 士人行旅刺激地方经济的繁荣 | 第73-74页 |
(四) 士人行旅促进地方文化的进步 | 第74-76页 |
第三节 士人行旅对当代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 第76-80页 |
(一)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影响 | 第76-78页 |
(二) 对当代旅游者游览观念的影响 | 第78-79页 |
(三) 对提升旅游者审美认知的影响 | 第79-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