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地区土改复查研究(1951-195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2-27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12-13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一) 海外研究 | 第14-15页 |
(二) 国内研究 | 第15-20页 |
(三) 关于土改复查的专题研究 | 第20-22页 |
三、相关说明 | 第22-24页 |
(一) 黄冈地区 | 第22-23页 |
(二) 复查时间 | 第23-24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4-27页 |
第一章 湖北黄冈土改复查前的社会背景 | 第27-43页 |
一、黄冈地理位置与区域划分 | 第27-29页 |
二、黄冈地区土改前的乡村社会 | 第29-34页 |
(一) 土地占有情况 | 第30-32页 |
(二) 土地租佃情况 | 第32页 |
(三) 经济剥削情况 | 第32-34页 |
三、黄冈地区的土地改革简况 | 第34-43页 |
(一) 土改中的组织 | 第37页 |
(二) 土改中的干部 | 第37-38页 |
(三) 土改中的阶层动态 | 第38-43页 |
第二章 土改复查的部署 | 第43-56页 |
一、土改复查缘起 | 第43-46页 |
(一) 残存的土地租佃关系 | 第43-44页 |
(二) 农民的农业生产困境 | 第44页 |
(三) 干部的工作问题 | 第44-46页 |
二、土改复查的“摸底”工作 | 第46-49页 |
(一) 乡村类型的划分 | 第46-47页 |
(二) 乡村中的主要问题 | 第47-48页 |
(三) 干群的土改复查心态 | 第48-49页 |
三、土改复查的准备工作 | 第49-56页 |
(一) 宣传政策 | 第49-50页 |
(二) 动员群众 | 第50-56页 |
第三章 土改复查的开展 | 第56-76页 |
一、解决遗留问题 | 第56-62页 |
(一) 查田查阶级 | 第56-60页 |
(二) 调查分配,调整果实 | 第60-61页 |
(三) 取缔反动会道门 | 第61-62页 |
二、民主团结运动 | 第62-70页 |
(一) 解决干群矛盾 | 第63-65页 |
(二) 解决农民内部不团结问题 | 第65-68页 |
(三) 解决家庭内部矛盾 | 第68-70页 |
三、民主建政 | 第70-72页 |
(一) 评功表模,整顿组织 | 第71-72页 |
(二) 民主建政——固定代表制、选举行政人员 | 第72页 |
四、土地确权 | 第72-76页 |
(一) 查田评产,土地确权的过程 | 第73-74页 |
(二) 发证过程中解决的现实问题 | 第74-76页 |
第四章 黄冈土改复查的总结分析 | 第76-98页 |
一、土改复查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 第76-81页 |
(一) 政策执行上的偏差 | 第76-77页 |
(二) 工作中的“右倾”倾向 | 第77-79页 |
(三) 问题的应对 | 第79-81页 |
二、土改复查取得的成就 | 第81-98页 |
(一) 解决遗留问题,发展生产 | 第81-84页 |
(二) 国家政治权力边界的扩大 | 第84-91页 |
(三) 在乡村社会中成功的政治动员 | 第91-98页 |
结论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9页 |
后记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