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徐本《史記(白文之部)》標點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緒論 | 第6-13页 |
| 一、古書標點史及標點的意義 | 第6-7页 |
| (一) 標點符號發展概述 | 第6页 |
| (二) 古書標點意義 | 第6-7页 |
| 二、古書句讀(標點)研究 | 第7-9页 |
| 三、《史記》標點本概述 | 第9-12页 |
| 四、《史記》標點相關研究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顧頡剛、徐文珊與《史記》標點 | 第13-18页 |
| 一、顧頡剛、徐文珊生平及著作 | 第13页 |
| 二、顧徐本《史記(白文之部)》 | 第13-18页 |
| 第二章 《史記(白文之部)》標點校勘 | 第18-175页 |
| 凡例 | 第18-19页 |
| 一、顧徐本是 | 第19-28页 |
| 二、顧徐本為長 | 第28-31页 |
| 三、標點本是 | 第31-84页 |
| 四、標點本為長 | 第84-86页 |
| 五、修訂本是 | 第86-122页 |
| 六、顧徐本、修訂本是 | 第122-123页 |
| 七、三者皆是 | 第123-126页 |
| 八、三者皆非 | 第126-175页 |
| 第三章 顧徐本《史記(白文之部)》標點特點 | 第175-216页 |
| 一、文本不同,句讀亦不同 | 第175-176页 |
| 二、標點體例不同,句讀亦不同 | 第176-178页 |
| 三、引號範圍 | 第178-191页 |
| 四、顧徐本不按三家注句讀 | 第191-193页 |
| 五、顧徐本中問號與感歎號誤用的情況 | 第193页 |
| 六、問號與句號誤用情況 | 第193-194页 |
| 七、人名誤解 | 第194-197页 |
| 八、地名與其他本不同 | 第197-204页 |
| 九、專名綫問題 | 第204-214页 |
| 十、“而”字對句讀的影響 | 第214-216页 |
| 第四章 顧徐本《史記(白文之部)》標點價值 | 第216-219页 |
| 結論 | 第219-220页 |
| 參考文獻 | 第220-2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