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7-8页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三 本文的基本架构 | 第12-13页 |
四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唐肃宗年间“大食波斯同寇广州”考 | 第15-2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5-18页 |
二 海南岛的波斯人聚居区 | 第18-22页 |
三“浮海而去”的时间 | 第22-25页 |
四 余论:事件引发的影响 | 第25-27页 |
第二章“唐天祐元年佛齐国入贡条”考释 | 第27-35页 |
一“佛齐国”还是“三佛齐国”? | 第27-29页 |
二“蒲诃栗”为“蒲诃粟”之误 | 第29-31页 |
三 为何由福建道来入贡? | 第31-33页 |
四“都蕃长”考 | 第33-34页 |
五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唐代洪州胡商及其活动——兼论洪州在中西交通史上的地位 | 第35-50页 |
一 海陆交通的兴盛 | 第35-39页 |
二 唐代江西的造船及航运情况 | 第39-41页 |
三 洪州商胡及其活动 | 第41-46页 |
四 洪州在中西交通史上的地位 | 第46-49页 |
五 余论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扬州的胡商及外来物品 | 第50-66页 |
一 胡商及其活动 | 第50-55页 |
二 外来器物——陶器、玻璃器、打马球铜镜 | 第55-57页 |
三 波斯医药——以鉴真第二次东渡所带之香药为中心 | 第57-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81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81-82页 |
后记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