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在新生儿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剂量优化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3页 |
1 阿莫西林基本信息 | 第14-17页 |
1.1 阿莫西林理化性质 | 第14-15页 |
1.2 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 | 第15页 |
1.3 阿莫西林的药代动力学 | 第15-16页 |
1.4 阿莫西林的适应症 | 第16页 |
1.5 阿莫西林的用法用量 | 第16页 |
1.6 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 | 第16-17页 |
2 阿莫西林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2.1 超说明书用药 | 第17页 |
2.2 剂量方案差异大 | 第17-18页 |
2.3 药代动力学数据的缺失 | 第18页 |
2.4 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特点 | 第18-19页 |
3 群体药代动力学 | 第19-23页 |
3.1 群体药代动力学提出的背景 | 第19-20页 |
3.2 群体药代动力学的定义 | 第20页 |
3.3 群体药代动力学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3.4 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 第21页 |
3.5 群体药代动力学的优点 | 第21页 |
3.6 群体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应用 | 第21-22页 |
3.7 新生儿科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阿莫西林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 | 第23-52页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3-24页 |
1.1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4-33页 |
2.1 研究设计 | 第24页 |
2.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第24-25页 |
2.3 给药方案 | 第25页 |
2.4 样本采集 | 第25页 |
2.5 血药浓度测定 | 第25-28页 |
2.6 数据前处理 | 第28-29页 |
2.7 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 | 第29-33页 |
3 结果 | 第33-47页 |
3.1 研究人群 | 第33-34页 |
3.2 血浆样本测定 | 第34-35页 |
3.3 数据整理 | 第35页 |
3.4 数据审查 | 第35-36页 |
3.5 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 | 第36-45页 |
3.6 剂量模拟和优化 | 第45-47页 |
4 讨论 | 第47-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