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的干部教育研究
以“报”施暴:土地改革运动中斗争地主行为的心理机制研究--以山西省繁峙县的村庄口述史调查为据
求“活”:农业合作化时期贫农的政治行为研究--基于安徽省砀山县西北部的口述史调查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中国妇女》(1939-1941)为中心的考察
刘仁静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贡献研究(1919-1927)
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1949-1966)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嵌入治理:农村工作队机制研究--以福建省土地改革为中心的考察
横山事变后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恢复与重建工作研究(1940-194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研究
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比较研究
建国初期毛泽东保持党的纯洁性历史经验研究
对蔡和森旅法期间建党探索的研究
东北地区民主建政研究(1947—1950)
1949-1954年中国共产党在黑龙江省和松江省开展扫盲运动研究
陕甘宁边区婚姻制度研究
邢台土改中的政治动员研究(1946-1951)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中央苏区党对国军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毛泽东大革命时期宣传思想与实践研究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游民的改造
陕甘宁边区民间借贷研究
延安时期党内学习教育实践研究
高君宇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
20世纪上半叶潘梓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治文化变迁研究
中原解放区民生建设的历史考察
《青年实话》与苏区青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我党的公民思想研究
龙南县土地改革中的农民社会心态演变研究(1950-1953)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研究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动员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中国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研究
中央苏区儿童教育研究
共产国际驻华代表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1920~1928)
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民主建设思想研究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历史贡献研究
延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建国初期的党群关系建设研究
太行精神的形成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延安时期中共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与当代价值研究
“杀猴儆鸡”:典型政治视野下处理闹社分子的政治示范效应--基于湖北省L市B合作社口述史调查
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早期传播研究(1903-1927)
“重新崛起”—土改后的阶层再分化与隐形秩序的构建--以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朱湾镇雍圩村为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研究
叶挺对华中抗战胜利的贡献研究
1949-1956年《人民日报》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报道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考察
解放初期中共领导的上海市政权建设问题研究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