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中国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21页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第11-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9页
    (三)选题研究方法第19-20页
    (四)研究创新之处第20-21页
一、《中国文化》创刊及主要作者群分析第21-29页
    (一)《中国文化》创刊的缘由第21-23页
        1.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第21页
        2.陕甘宁边区自身文化建设的需要第21-22页
        3.抵制错误思想,推进抗战文化建设的需要第22-23页
    (二)《中国文化》的办刊旨趣第23-25页
        1.《中国文化》的主旨第23页
        2.《中国文化》刊载的主要文章第23-24页
        3.《中国文化》的特色第24-25页
    (三)《中国文化》主要作者群第25-29页
        1.《中国文化》主要作者简介第25-27页
        2.《中国文化》主要作者的背景第27-28页
        3.艾思奇与《中国文化》第28-29页
二、《中国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第29-44页
    (一)关于哲学的概念第29-31页
        1.哲学是研究事物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第29-30页
        2.哲学是党性的科学第30-31页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31-40页
        1.辩证法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世界观第31-32页
        2.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第32-37页
        3.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第37-40页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40-44页
        1.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特点第40-42页
        2.《资本论》的研究方法第42-44页
三、《中国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的探讨第44-54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性第44-46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和可能第44-45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第45-46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第46-48页
        1.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第46-47页
        2.正确把握中国实际第47-48页
        3.不断与时俱进第48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第48-54页
        1.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第48-49页
        2.将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第49-51页
        3.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第51-54页
四、《中国文化》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解答第54-62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若干问题第54-56页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第54-55页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第55-56页
    (二)新文化建设运动的若干问题第56-62页
        1.新文化建设运动的动因及性质第56-58页
        2.新文化建设运动的任务第58-62页
五、《中国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第62-66页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第62-63页
    (二)坚持问题导向第63-64页
    (三)坚持不断创新第64-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读研期间科研成果一览表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综艺节目《吐槽大会》的吐槽文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视觉框架的数据新闻修辞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