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前言 | 第8-1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页 |
二、相关概念解读 | 第8-9页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成立的背景 | 第16-20页 |
一、抗日战争形势的推动 | 第16页 |
二、党和新四军领导的重视 | 第16-17页 |
三、培养人才的迫切需要 | 第17-18页 |
四、新四军战略任务的要求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基本概况 | 第20-26页 |
一、人员来源 | 第20-22页 |
二、领导构成 | 第22页 |
三、组织体系 | 第22-26页 |
第三章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主要活动 | 第26-38页 |
一、组织文艺宣传 | 第26-30页 |
二、从事民运工作 | 第30-33页 |
三、开展统战活动 | 第33-36页 |
四、提供后勤保障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历史作用 | 第38-47页 |
一、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 第38-40页 |
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 | 第40-42页 |
三、培养了革命文艺战士 | 第42-44页 |
四、丰富了根据地军民的文艺生活 | 第44-45页 |
五、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工作对当今中国文艺工作的启示 | 第47-51页 |
一、坚持人民大众的文艺方向 | 第47-48页 |
二、文化建设要结合民族形式和时代内容 | 第48-49页 |
三、重视文艺骨干的培养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