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0.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0.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0.2.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0.3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0.3.1 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研究 | 第11-12页 |
0.3.2 《中国妇女》(1939-1941)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0.4.1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0.4.2 统计分析法 | 第13页 |
0.4.3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第13页 |
0.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13-16页 |
0.5.1 难点 | 第13-14页 |
0.5.2 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一章 《中国妇女》(1939-1941)的创办与发行 | 第16-20页 |
1.1 《中国妇女》的创办 | 第16-18页 |
1.1.1 《中国妇女》创刊的背景 | 第16-17页 |
1.1.2 《中国妇女》的宗旨和任务 | 第17-18页 |
1.2 《中国妇女》的发行 | 第18-20页 |
1.2.1 《中国妇女》的作者群和读者群 | 第18-19页 |
1.2.2 《中国妇女》的发行渠道和范围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中国妇女》对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的宣传 | 第20-28页 |
2.1 及时刊载中共中央、中央妇委的方针、政策 | 第20-21页 |
2.1.1 及时传达中国共产党关于时局的号召与主张 | 第20-21页 |
2.1.2 宣传与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妇女理论 | 第21页 |
2.2 详细阐释妇女解放理论知识 | 第21-24页 |
2.2.1 总结妇女解放运动经验 | 第22-23页 |
2.2.2 明确妇女解放的目的和手段 | 第23-24页 |
2.3 积极推动妇女干部的理论学习 | 第24-25页 |
2.3.1 重视妇女干部的学习教育 | 第24-25页 |
2.3.2 提高妇女干部的党性修养 | 第25页 |
2.4 介绍国际妇女解放运动状况 | 第25-28页 |
2.4.1 介绍西方国家妇女动态 | 第25-26页 |
2.4.2 介绍苏联妇女解放情况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中国妇女》对根据地妇女解放实践的指导 | 第28-34页 |
3.1 具体指导妇女解放实践工作 | 第28-30页 |
3.1.1 倡导开展妇女解放宪政运动 | 第28页 |
3.1.2 动员广大妇女参加生产运动 | 第28-29页 |
3.1.3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妇女运动 | 第29-30页 |
3.2 介绍妇女工作的方法与成效 | 第30-31页 |
3.2.1 介绍各地区开展妇女工作的具体方法与成效 | 第30-31页 |
3.2.2 介绍开展不同性质妇女工作的方法与成效 | 第31页 |
3.3 公布妇女组织的工作进展 | 第31-34页 |
3.3.1 讲解妇女自卫队的抗战工作进展 | 第32页 |
3.3.2 宣传各地妇救会的动员工作 | 第32-33页 |
3.3.3 发布成立妇联的工作任务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中国妇女》对边区妇女生活的关注 | 第34-44页 |
4.1 《中国妇女》与边区妇女的婚姻生活 | 第35-38页 |
4.1.1 发布婚姻条例,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 第35-36页 |
4.1.2 宣传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道德观 | 第36-37页 |
4.1.3 反对打骂妇女,帮助解决家庭纠纷 | 第37-38页 |
4.1.4 慎重对待抗属离婚问题 | 第38页 |
4.2 《中国妇女》与边区妇女的育儿生活 | 第38-41页 |
4.2.1 呼吁推进边区儿童保育工作 | 第39页 |
4.2.2 科普育儿医学知识和卫生常识 | 第39-40页 |
4.2.3 呼吁保障妇女育儿休假权益 | 第40-41页 |
4.3 《中国妇女》与边区妇女的健康生活 | 第41-44页 |
4.3.1 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 | 第41页 |
4.3.2 教育妇女放足,推进移风易俗 | 第41-44页 |
第五章 《中国妇女》对妇女模范形象的塑造 | 第44-54页 |
5.1 《中国妇女》对模范妇女干部的形象塑造 | 第45-46页 |
5.1.1 塑造坚决贯彻党的政策的模范妇女 | 第45-46页 |
5.1.2 塑造坚定革命立场的妇女革命先锋 | 第46页 |
5.2 《中国妇女》对模范女战士的宣传表彰 | 第46-49页 |
5.2.1 《中国妇女》对女战士群体的表彰 | 第47-48页 |
5.2.2 《中国妇女》对革命女烈士的悼念 | 第48-49页 |
5.3 《中国妇女》对模范劳动妇女的典型塑造 | 第49-50页 |
5.3.1 农村模范劳动妇女的形象塑造 | 第49-50页 |
5.3.2 模范女工的形象塑造 | 第50页 |
5.4 《中国妇女》中妇女模范形象的典型特征 | 第50-54页 |
5.4.1 主体意识觉醒 | 第50-51页 |
5.4.2 经济和人格独立 | 第51页 |
5.4.3 追求政治进步 | 第51-54页 |
第六章 《中国妇女》在推动中共妇女解放运动中的经验和启示 | 第54-60页 |
6.1 《中国妇女》在推动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运动中的经验 | 第54-56页 |
6.1.1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解放思想,促成理论与实践的及时转化 | 第54-55页 |
6.1.2 及时总结国内外妇女工作的具体情况,为实际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 第55页 |
6.1.3 塑造一批模范妇女形象,激发广大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 | 第55-56页 |
6.1.4 《中国妇女》在推动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运动中的不足之处. | 第56页 |
6.2 《中国妇女》在推动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运动中的启示 | 第56-60页 |
6.2.1 开展妇女工作要从妇女的利益和特点出发 | 第56-57页 |
6.2.2 树立模范妇女形象,把妇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 第57-58页 |
6.2.3 重视妇女问题,激发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