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精神的形成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一、导论 | 第7-12页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第8-9页 |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三) 研究动态和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9-12页 |
1. 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2. 本研究创新点 | 第12页 |
二、太行精神的形成及其发展历程 | 第12-19页 |
(一) 太行精神的形成背景 | 第12-17页 |
1. 太行精神形产生的地理条件 | 第12-13页 |
2. 诞生于反帝反封建和抗日救亡时期 | 第13-14页 |
3. 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和抗战文化的有机结合 | 第14-15页 |
4. 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生产实践中 | 第15-17页 |
(二) 太行精神的形成历程 | 第17-19页 |
1. 太行精神的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2. 太行精神概念的形成 | 第18-19页 |
三、太行精神的内涵及其特点 | 第19-23页 |
(一) 太行精神的基本内涵 | 第19-20页 |
(二) 太行精神的主要特点 | 第20-23页 |
1. 太行精神与山西其它精神的相同点 | 第20-21页 |
2. 太行精神与山西其它精神的不同点 | 第21页 |
3. 太行精神的鲜明特点 | 第21-23页 |
四、太行精神的思想渊源及其社会影响 | 第23-28页 |
(一) 太行精神的思想渊源 | 第23-25页 |
1. 太行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抗战文化的关系 | 第23-24页 |
2. 太行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第24页 |
3. 太行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各时代精神的关系 | 第24-25页 |
(二) 太行精神的社会影响 | 第25-28页 |
1. 政治影响 | 第25-27页 |
2. 经济影响 | 第27-28页 |
3. 文化影响 | 第28页 |
五、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 | 第28-34页 |
(一) 太行精神的理论价值 | 第28-31页 |
1. 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28-29页 |
2. 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 第29-30页 |
3.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 | 第30-31页 |
(二) 太行精神的实践价值 | 第31-34页 |
1. 强化共产党员的宗旨意识 | 第31-32页 |
2. 促进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第32-33页 |
3. 推动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 | 第33页 |
4. 推进山西省文化强省的转型发展 | 第33-34页 |
六、结语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Abstract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