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共产国际驻华代表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1920~1928)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26页
    一、选题的缘起第10-11页
    二、研究概况第11-22页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2-24页
    四、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第24页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24-26页
第一章 共产国际的成立与派遣代表使华第26-36页
    一、共产国际的成立与早期国际运动第26-32页
    二、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讨论与列宁等人对中国革命的关注第32-34页
    三、共产国际支援中国革命与派遣代表使华第34-36页
第二章 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主要人员、组织机构与工作机制第36-48页
    一、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主要人员第36-40页
    二、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组织机构第40-46页
    三、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工作机制第46-48页
第三章 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第48-71页
    一、建党前后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第48-52页
        (一)维经斯基使团首次使华与寻找中国革命阵营中的政治盟友第48-51页
        (二)马林正式使华与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正式创立第51-52页
    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第52-68页
        (一)马林再度使华与国共合作战略方针的确立第53-56页
        (二)鲍罗廷代表团使华与国民革命的艰难推动第56-61页
        (三)维经斯基再度使华与共产国际对华策略的调整第61-65页
        (四)罗易使华与大革命紧急时期国共关系的嬗变第65-68页
    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第68-71页
        (一)罗米那兹使华与“无间断革命”理论的错误实践第68-69页
        (二)中共六大的召开与驻华代表制度的调整第69-71页
第四章 共产国际驻华代表指导中国革命的特点第71-75页
    一、领导体制上的集中性与指导方式上的独断性第71-72页
    二、指示理解上的差异性与指导贯彻上的矛盾性第72-73页
    三、利益诉求上的多变性与指导决策上的利己性第73-75页
第五章 共产国际驻华代表指导中国革命的历史检视第75-81页
    一、共产国际驻华代表指导和影响中国革命的积极成效第75-77页
        (一)推动并完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力量的初步整合第75-76页
        (二)启发了中国革命路径的选择并激化了革命阵营的分化第76-77页
        (三)客观上将中国革命纳入了以苏联为中心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版图第77页
    二、共产国际驻华代表指导和影响中国革命的历史局限性第77-81页
        (一)接受并执行了共产国际在分析中国革命问题上的公式化与定型化的错误第77-79页
        (二)错误地估计了中国革命形势和政治力量,在中国政权结构的设计上南辕北辙第79页
        (三)未能处理好苏联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弊端,对国共两党的建设产生消极影响第79-81页
结语第81-8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87页
附:读研期间获得科研成果情况一览表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层党组织的融入式服务研究--以无锡红旗社区为例
下一篇:党内监督体系的制度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