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音乐史
对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欧洲女性音乐家的探究
印度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
《乐府诗集》引用的音乐文献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音乐在我军政治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六朝清商乐发展探微
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体裁发展及观念探研
南朝鼓吹乐研究
中国古代祭孔雅乐的发展概况及对近现代音乐的影响
关于河南马街书会起源的音乐研究
寻根--浅析中国“新音乐”的创作与民族精神
诗乐相融 古为今用--二十世纪20-40年代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20世纪上半叶青岛学校音乐教育研究
《诗经》与器乐
永恒的追求--论马勒“歌曲—交响曲”的艺术特色
马可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新观念探索
宋代文人音乐的审美特征
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研究
唐代音乐机构研究
关于“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评述与展望
基督教赞美诗在滇北苗族地区的传播、演变与文化意义
承袭与推进--国乐改进社及其新音乐文化价值观
贝多芬文化价值观研究
德彪西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的象征内涵
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
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
《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研究
唐大曲考
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西方音乐影响与现代性和民族性的诉求
“第一实践”和“第二实践”研究
方响形态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从“百代小红楼”考察民国时期上海的唱片业发展和影响
延安解放区音乐大众化思潮研究
唐朝与阿拔斯朝的对外音乐交流
唐代文人音乐素质形成及对当今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启示
美国《唐哥伍德宣言》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
一位用交响乐思考历史的音乐家—王西麟和他的交响乐创作
柴科夫斯基“悲剧三部曲”中蕴含的悲剧性情感探析
西班牙之歌--探析阿尔贝尼斯的钢琴作品《西班牙组曲》
姚思源音乐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
南北高洛宝卷研究
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屈家营音乐会的当代变迁
20世纪我国合唱音乐的历史发展
三种南宋传世乐谱的宫调研究
明代宫廷音乐
民国时期泉州南音初探
汉代歌舞初探
浙派琴史初探
中英音乐交流的三个阶段(1793-1949)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