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音乐史
东北抗战时期歌曲创作史料研究
爵士乐的发展历程及爵士乐在我国现状的研究
19至20世纪中叶俄侨音乐家对中国音乐的贡献和影响
哈尔滨音乐厅历史发展研究
萧友梅国民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聂耳歌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分析
《洛阳春》在韩国的变化研究
台湾原住民族乐舞音乐的发展研究
高职高专外国音乐史教学研究
拜占庭音乐初步研究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标题音乐文学性的体现
试论中国流行歌曲演唱风格特征的阶段性演变
从“杜达梅尔”现象看中国大众音乐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音乐史与建构:《吕氏春秋》与《汉书·礼乐志》的叙事研究
宋代说唱音乐的商业性特征研究
两汉魏晋太常音乐机构考辨
临清时调研究
《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
近代以来的“燕乐音阶”观念
琴家、理论家丁纪园研究
歌曲集《战地新歌》研究
中国雅乐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流变研究
近现代少儿歌曲创作的历史研究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管弦乐队发展史略
论抗战歌曲的创作、传播与流行及其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关系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文化中的德彪西音乐
上海早期流行歌曲成因研究--以黎派音乐为代表
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的交响音乐创作
开皇乐议研究
汉乐府的扩建与罢黜
论三曹的音乐思想
唐代散乐的研究
唐代雅乐研究
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科技文献研究
《艺文类聚·乐部》中的音乐史料研究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传媒技术
乐舞《韶》研究
学校音乐教育的先驱与开拓者--刘质平音乐教育实践与思想研究
先秦儒家音乐与道德的关系研究
从“改造国民性”看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渗透
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
《红色狂想曲: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及其深度书评
《路史》音乐思想的初步研究
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之研究
《音乐周报》十年发展研究(2000-2009)
20世纪新儒家的音乐观
西方音乐的扩散
唐末五代宫廷音乐与辽承唐乐的研究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江南丝竹文化蕴涵探析
唐代宫廷音乐与道教音乐综合比较研究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