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音乐史论文--中国论文

唐代雅乐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引言第15-18页
第一章 唐代社会与唐代音乐第18-26页
   ·唐代社会概况第18-22页
     ·稳定向上的政治环境第18-19页
     ·高度发展的经济基础第19-20页
     ·空前开放的思想观念第20-21页
     ·多元发展的文化态势第21-22页
   ·唐代音乐简述第22-26页
     ·雅乐概况第22-23页
     ·俗乐概况第23-24页
     ·胡乐概况第24-26页
第二章 唐代雅乐史料研究第26-36页
   ·《唐六典》中的唐代雅乐史料第26-29页
     ·雅乐管理机构第26-27页
     ·乐悬制度、乐舞制度第27-28页
     ·雅乐"十二和"第28-29页
   ·《通典》中的唐代雅乐史料第29-31页
     ·雅乐的制作第29-30页
     ·雅乐"十二和"与雅乐乐舞第30页
     ·雅乐乐调第30-31页
     ·雅乐乐悬、乐队、乐器第31页
   ·《乐府杂录》中的唐代雅乐史料第31-32页
     ·雅乐乐悬第31页
     ·雅乐乐器使用及雅乐乐曲第31-32页
     ·雅乐坐部伎与立部伎第32页
     ·雅乐乐官任务第32页
   ·《旧唐书》中的唐代雅乐史料第32-34页
     ·唐太宗雅乐观点第33页
     ·雅乐乐律第33页
     ·雅乐乐曲第33-34页
     ·雅乐乐舞第34页
     ·晚唐雅乐建设第34页
 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唐代雅乐机构第36-41页
   ·唐代太乐署第36-38页
     ·太乐署历史沿革第36页
     ·唐太乐署人员构成第36-37页
     ·唐太乐署成员分工第37页
     ·太乐署的职能第37-38页
   ·唐代鼓吹署第38-41页
     ·鼓吹署人员构成及分工第38-39页
     ·鼓吹署的职能及鼓吹乐部作用第39-41页
第四章 唐代雅乐表演第41-50页
   ·唐代雅乐表演人员第41-42页
     ·协律郎第41页
     ·太乐令第41-42页
     ·文武舞郎第42页
   ·唐代雅乐表演场合第42-45页
     ·雅乐乐曲的表演场合第42-44页
     ·雅乐乐舞表演场合第44-45页
   ·唐代雅乐乐队第45-50页
     ·乐悬乐队第45-47页
     ·登歌乐队第47页
     ·鼓吹十二案乐队第47-48页
     ·文舞二舞乐队第48-50页
第五章 唐代雅乐乐曲考第50-57页
   ·唐代雅乐乐曲第50-54页
     ·雅乐"十二和"第50-52页
     ·初唐"三大乐曲"第52-53页
     ·雅乐其它乐曲第53-54页
   ·唐代雅乐乐律第54-57页
第六章 唐代雅乐几个问题的讨论第57-69页
   ·唐代雅乐是雅、俗、胡、佛道音乐交融之产物第57-59页
     ·以俗胡入雅、雅俗交融所体现的时代特征第57-58页
     ·以佛道入雅,雅与道调、法曲相融体现出的时代特征第58-59页
   ·唐代雅乐观念托"古代"之名行"厚今"之实第59-63页
     ·雅乐思想上之情深好古第60-62页
     ·音乐实践之尚俗好今第62-63页
   ·唐代雅乐的时代特点第63-69页
     ·唐代雅乐为当代政治服务第63-65页
     ·唐代雅乐的俗化特点第65-66页
     ·唐代雅乐乐调是中西乐调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第66-69页
结语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科技文献研究
下一篇:如何把握好男高音的演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