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23页 |
一、课题之缘起 | 第10-13页 |
二、课题所属领域及研究对象、范围和性质 | 第13-14页 |
三、本论题相关研究状况的述评 | 第14-17页 |
四、论题的研究的视角、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17-19页 |
五、国内对该选题的研究情况,水平及发展,所阅读相关文献,收集的资料的目录 | 第19-21页 |
六、本选题的研究设想,拟采用的研究方法,预计将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和突破 | 第21-23页 |
第一章:新疆地区交响音乐创作发展概况 | 第23-31页 |
第一节 蕴育初创时期——改革开放前的新疆交响音乐创作 | 第23-26页 |
第二节 吸收借鉴时期——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末的新疆交响音乐创作 | 第26-28页 |
第三节 融合创新时期——21世纪的新疆交响音乐创作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31页 |
第二章:新疆地区交响音乐作曲家及其作品研究之一 | 第31-75页 |
第一节 努斯勒提·瓦吉丁及其交响音乐作品研究 | 第31-59页 |
一、人物生平 | 第31-32页 |
二、交响音诗《故乡》音乐分析 | 第32-34页 |
三、交响组曲《乌扎哈勒木卡姆》音乐分析 | 第34-43页 |
四、管弦乐《木卡姆主题序曲》音乐分析 | 第43-44页 |
五、管弦乐《<喀什噶尔>随想》音乐分析 | 第44-47页 |
六、管弦乐《帕米尔素描》音乐分析 | 第47-53页 |
七、管弦乐《瀚海情思》音乐分析 | 第53-59页 |
第二节 苏莱曼·伊明及其交响音乐作品的研究 | 第59-65页 |
一、人物生平 | 第59页 |
二、单乐章交响乐《莎鞑》音乐分析 | 第59-65页 |
第三节 努尔买买提·沙依提及其交响音乐作品研究 | 第65-68页 |
一、人物生平 | 第65-66页 |
二、管弦乐曲《艾介姆主题随想曲》音乐分析 | 第66-68页 |
第四节 肖克莱提·克里木及其交响音乐作品研究 | 第68-72页 |
一、人物生平 | 第68页 |
二、交响音诗《胡杨颂》音乐分析 | 第68-72页 |
小结 | 第72-75页 |
第三章 新疆地区交响音乐作曲家及其作品研究之二 | 第75-99页 |
第一节 斯马胡勒·布旦拜及其交响音乐作品的研究 | 第75-79页 |
一、人物生平 | 第75-76页 |
二、交响诗《阿拉泰随想曲》音乐分析 | 第76-79页 |
三、本节的小结语 | 第79页 |
第二节 蒙古族作曲家希·其米德及其交响音乐作品的研究 | 第79-93页 |
一、人物生平 | 第80页 |
二、交响曲《东归》音乐分析 | 第80-92页 |
三、本节的小结语 | 第92-93页 |
第三节 马成翔及其交响音乐作品研究 | 第93-99页 |
一、人物生平 | 第93-94页 |
二、交响组曲的《家乡的故事》音乐分析 | 第94-98页 |
三、本节的小结语 | 第98-99页 |
第四章 新疆地区交响音乐作曲家及其作品研究之三 | 第99-133页 |
第一节 邵光琛及其交响音乐作品研究 | 第99-115页 |
一、人物生平 | 第99-100页 |
二、交响组曲《乌夏克木卡姆》音乐分析 | 第100-104页 |
三、单乐章交响曲《天山的崛起》音乐分析 | 第104-106页 |
四、交响诗《刀郎人的舞会》音乐分析 | 第106-115页 |
第二节 周吉及其交响音乐作品研究 | 第115-126页 |
一、人物生平 | 第115-116页 |
二、交响组曲《纳瓦木卡姆》音乐分析 | 第116-122页 |
三、交响随想曲《纳瓦木卡姆主题随想》的音乐分析 | 第122-124页 |
四、交响诗《沙漠驼铃》的音乐分析 | 第124-126页 |
第三节 刘刚及其交响音乐作品研究 | 第126-131页 |
一、人物生平 | 第126-127页 |
二、小提琴协奏曲《永远的石榴花》 | 第127-131页 |
小结 | 第131-133页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在交响音乐创作中的传承与超越 | 第133-143页 |
第一节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在交响音乐创作中的传承 | 第134-135页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在交响音乐创作中的超越 | 第135-143页 |
一、音乐创作观念的更新与超越 | 第136页 |
二、创作题材的融合与创新 | 第136-137页 |
三、民族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 第137-139页 |
四、民间固有音乐模式与西方作曲技法的结合与运用方式 | 第139-143页 |
结语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1页 |
一、著作(含专著、编译、译著) | 第145-147页 |
二、论文类(按时间排序) | 第147-151页 |
附录 | 第151-165页 |
后记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