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音乐史
晋南出土金元砖雕的音乐学研究
隋唐乐舞的舞蹈图像研究
宋元时期音乐科技史料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科技史料研究
隋唐时期音乐科技史料研究
秦汉时期音乐科技史料研究
从学堂乐歌到学校歌曲--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期学校音乐的发展历程
新音乐运动的先行者--陈洪早期音乐活动及其成就研究
中国近代新国乐思想研究
传统乐教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
王泊生与山东省立剧院--一个创新实践的先行者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文艺社团及其音乐创作活动研究
上海音乐产业历史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研究
杜亚雄民族音乐思想研究
“上帝之死”与“众神狂欢”--从“西方音乐中心论”的终结到民族音乐的复兴
乐的起源及虞夏时期的乐
历史的回声:1909年蒙古族历史录音研究
十年《申报》音乐资料整理、分类及其作用探究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风格微探
不同话语视角的上海三大报纸对音乐事件的表达与建构--以2009上海之春音乐节为个案
挣脱温柔的镣铐--从巴洛克晚期到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德意志音乐家的社会学观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瑞金地区革命歌曲研究
王灼《碧鸡漫志》的编撰研究
关于浪漫主义音乐中“理性”因素的思考
对“历史过程”的释义学追问--有关西方音乐史的释义学思考
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中国儿童歌曲研究
殷商乐器的礼乐因素及其演进
唐代音乐中阮的嬗变轨迹研究
浅析吕克特的诗歌对十九世纪德奥艺术歌曲发展的影响
秦汉道家律学思想的“四维”特征--以《吕氏春秋》、《淮南子》为对象
戴长庚《律话》(中卷)的点注与研究
国立音专音乐会实践研究--以该院学生及教师的部分演出为例(1927-1937)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的音乐史料--兼及元代部分文人的音乐生活
大陆校园民谣的兴衰及其原因分析
多种风格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的影响与启示(1937-1949)
20世纪以来祭孔乐舞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传播研究
隋唐粟特乐器研究--以西安地区6-8世纪墓葬为例
八十年代后中国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特色
内地三“十年”(1980-2010)流行歌曲演唱研究
汉魏鼓吹索隐
郑觐文研究
乐政通论--音乐在我国近代政治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散乐”若干问题考论
音乐家吴梦非研究
约翰·瓦尔特维滕贝格《圣歌集》研究--以1524年版为例
汉墓乐悬及其礼乐文化研究
郑觐文音乐著述研究
安魂曲“悲剧性”人文主义折射--探究其体裁特征及文化寓意演变
新中国初期浙江省各地文工团音乐活动述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