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第10-13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唐末宫廷音乐概况 | 第17-23页 |
§1 安史之乱对唐代宫廷音乐的破坏及唐肃宗对宫廷音乐的重建 | 第17-20页 |
·宫廷歌舞伎乐规模被逐步缩小 | 第17-19页 |
·唐肃宗朝对雅乐的重建 | 第19-20页 |
§2 黄巢起义对唐代宫廷音乐的破坏及唐昭宗对宫廷音乐的重建 | 第20-22页 |
·宫廷歌舞伎乐流失严重 | 第20-21页 |
·唐昭宗朝殷盈孙制作雅乐 | 第21-22页 |
§3 歌舞伎乐国力所限,宫廷雅乐政治需求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五代宫廷音乐 | 第23-31页 |
§1 大动荡、小安定局面下的五代宫廷音乐 | 第23-24页 |
§2 五代音乐官署 | 第24-25页 |
·太常机构 | 第24-25页 |
·教坊 | 第25页 |
§3 五代宫廷音乐类别 | 第25-29页 |
·郊庙乐 | 第25-27页 |
·宴享乐 | 第27-28页 |
·散乐 | 第28页 |
·歌舞乐 | 第28-29页 |
·俳优 | 第29页 |
§4 五代宫廷音乐的历史地位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后唐庄宗朝宫廷音乐的中兴 | 第31-36页 |
§1 后唐时期宫廷音乐文化的“黄金时代”及唐乐传承 | 第31-33页 |
§2 爱好俳优的“李天下” | 第33-36页 |
第四章 辽对唐音乐文化的承继 | 第36-43页 |
§1 五代后晋继承和传播唐乐 | 第36-37页 |
·继承唐乐 | 第36-37页 |
·后晋对唐乐的恢复工作 | 第37页 |
§2 后晋送乐于辽 | 第37-41页 |
·辽承接唐乐的历史背景 | 第37-38页 |
·唐乐入辽 | 第38-41页 |
§3 传承唐乐花开两枝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