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一、本论文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 第9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四、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五、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页 |
| 六、研究的基本路径 | 第12-13页 |
| 第二章、萧友梅的国民音乐教育思想 | 第13-29页 |
| 一、萧友梅、黄自国民音乐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13-19页 |
| (一) 近代国外学校音乐教育的概况及影响 | 第13-16页 |
| (二) 近代中国本土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概况及影响 | 第16-19页 |
| 二、萧友梅国民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 | 第19-27页 |
| (一) 根据实际国情设立教育目标 | 第19-23页 |
| (二) 丰富的国民音乐教育教学资源 | 第23-26页 |
| (三) 高度重视国民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 | 第26-27页 |
| 注释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萧友梅国民音乐教育实践即所编撰音乐教材分析 | 第29-41页 |
| 一、萧友梅编撰的音乐教材的产生背景及其理论基础 | 第29-33页 |
| (一) 中国近现代国民音乐教材编写的初创时期 | 第29-30页 |
| (二) 中国近现代国民音乐教材编写的发展时期 | 第30-32页 |
| (三) 中国近现代国民音乐教材编写的相对成熟时期 | 第32-33页 |
| 二、萧友梅编撰的国民音乐教材 | 第33-40页 |
| (一) 萧友梅国民音乐教材编写的依据 | 第34-35页 |
| (二) 萧友梅编撰的国民音乐教材的特色分析 | 第35-40页 |
| 注释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萧友梅国民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现代意义 | 第41-43页 |
| 一 对国民音乐教学中‘民族化’的注重 | 第41-42页 |
| (一) 国民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课程的合理安排 | 第41页 |
| (二) 国民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 第41-42页 |
| 二、高水平师资与学生实践能力双刃剑 | 第42-43页 |
| (一)高水平师资的任用 | 第42页 |
| (二)鼓励学生参加课堂实践 | 第42-43页 |
| 结论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附录 | 第48-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