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宋、元哲学(960~1368年)
朱熹的理欲思想述评
黄干思想研究
朱熹和栗谷理气论之比较研究
朱子道心人心思想探微
在知识和价值之间--宋明理学中的“格物”之辩
《西铭》与天地境界比较研究
朱子早年思想研究
程颢哲学研究
胡宏心性论探微
二程天理论研究
石介年谱
杨简哲学思想研究
理解与融通--论王安石的儒释调和思想及其影响
宇宙心法--邵雍易学研究
张栻哲学思想研究
沈括神学观念研究
吴澄理学思想研究
主思的理学--王夫之的四书学思想
朱熹的“持敬”说读解
朱熹与退溪的人性论之比较
心学与禅学
《四书集注》与南宋四书学
本体与境界--论新儒学的精神
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
陈亮的经世思想及其思想渊源研究
以至善的视角解读朱熹的理欲观
张载教育思想的多维研究
杨简四书学思想研究
论吕祖谦的实学教育思想及其价值
宋初理学教育家的道德追求和价值关怀--以周敦颐、张载为例
陈淳理学思想研究
朱熹的天理观研究
谢良佐仁学思想研究
胡安国“夏时冠周月”考论
张载哲学工夫论探赜
黄震实学思想研究
金代儒学研究
一本圆融之境--程颢哲学研究
胡安国《春秋传》研究
李二曲心性论思想研究
论周敦颐“诚”的思想
“本心”与“此心”--陆象山“本心论”的思想蕴藉与视域彰显
心性论视域下的人道省思--程颐思想研究
胡炳文易学思想研究
比较哲学视域下的儒学诠释学--论朱子与伽达默尔的异同和朱子的经典诠释学之意蕴
两宋训诂与理学之互促发展研究
《大学》与宋明理学--“格物致知”在宋明理学发展中的意义
新朱子学还是阳明后学--高攀龙哲学新解
下学与上达:朱熹蒙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