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宋、元哲学(960~1368年)论文

朱熹和栗谷理气论之比较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绪论第6-8页
   ·研究对象和范围第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6页
   ·研究方法第6-8页
第二章 朱熹的理气论第8-26页
   ·朱熹的生平简介第8-9页
   ·理第9-13页
     ·理的至上性第9-11页
     ·理的恒常性第11-12页
     ·理内涵的多样性第12-13页
   ·气的引入第13-16页
     ·朱熹对气的界定第14-15页
     ·气引入的必要性第15-16页
   ·理与气的先后第16-22页
     ·禀赋层次上-理气不离不杂第17-19页
     ·本原层次上-理先气后第19-22页
   ·理气之动静第22-24页
     ·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第22-23页
     ·气有动静故理有动静第23-24页
   ·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栗谷的理气论第26-41页
   ·栗谷之理气概念第27-31页
     ·“理”的界定第27-30页
     ·“气”的界定第30-31页
   ·栗谷的气发理乘说第31-35页
     ·对退溪“理气互发”的反驳第31-33页
     ·栗谷对其“气发理乘”的阐释第33-35页
   ·理通气局第35-37页
     ·理通气局说的形成第35-36页
     ·何谓理通气局第36-37页
   ·栗谷的“理气之妙”的思想第37-39页
     ·非二物第38页
     ·非一物第38-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结论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模石英系双折射光纤弯曲损耗与弹光效应的研究
下一篇: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