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稻
水稻光合速率主效QTL-qPR10的精细定位与转录组分析
不同条件下结实期叶面施锌对稻米锌浓度及有效性的影响
Cl~-对水稻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和K~+吸收的影响
低丘红壤区稻田能量平衡特征及蒸散模型研究
CCDD基因组野生稻花色苷合成途径中关键结构基因的分子进化
水稻白条纹突变体6001剑叶光合功能衰老特性研究
水稻新育三系不育系异交特性及遗传潜势分析
分蘖期淹涝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应用研究
水稻籽粒性状遗传相关性分析及垩白QTL定位
低氮条件下氮高效水稻株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等性状的基本特征
东乡野生稻耐低磷性状的遗传与分子机制研究
有机种植方式对红壤性稻田水稻的生态环境效益
播期对直播稻产量形成与品质的影响
双季晚稻不同类型品种综合生产力比较研究
水稻miR529a的功能研究
水稻小粒基因SG101的精细定位与功能分析
粳型不育水稻不育机理的生理生化和细胞学研究
两个水稻杂种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
有机物料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直播稻产量及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氮肥对不同的水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与产量的影响
长江中下游地区籼、粳超级稻稻米品质差异及其对氮肥的响应特征
隐性紫叶基因对水稻性状表现影响研究
干湿交替灌溉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水稻高效控制灌溉田间技术参数研究
水稻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淮北地区不同穗型水稻品种适宜机插株行距的研究
稻谷通风阻力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紫云英和稻草联合还田下氮钾肥减量施用对双季水稻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转Cry1Ab/Ac基因水稻对稻田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有机栽培方式下不同基因型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协同与转变机理研究
基于反射光谱的早稻氮素营养监测研究
水稻生态系统植物岩固碳研究
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搭载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
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搭载对水稻氧化应激效应的研究
村级尺度土壤特性和水稻信息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协同机理研究
不同施氮量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旱涝急转对双季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水稻Dicer-Like5突变体的基因定位
不同氮水平对北方粳稻渗透调节物质和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不同时期遮光、氮肥水平对超级粳稻产量及品质形成的效应研究
东乡野生稻耐冷qLOP2、qPSR2-1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水稻叶片早衰基因OsFd-GOGAT和OsBBS1的功能研究
引发和冷等离子体处理通过生理、分子及代谢调控提高水稻种子的抗逆性
除草剂和盐胁迫对水稻和稗草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的比较分析研究
水稻苗期耐盐性状的关联分析研究
水稻OsMY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鉴定
OsRhoGAP2基因过表达改变水稻粒形的分子机制研究
玉米DNA诱导的水稻变异株系RMIM91 WGS及RNA-Seq分析
穗肥施用期对杂交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冬闲稻田不同培肥方式下水稻生长、土壤呼吸及养分变化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