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4页 |
1.1 水稻粒形性状相关QTL的定位 | 第12-13页 |
1.2 水稻重要粒形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 | 第13-16页 |
1.3 其他粒形相关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 | 第16-19页 |
1.4 调控籽粒大小的分子机制 | 第19-22页 |
1.4.1 植物激素 | 第20-21页 |
1.4.2 G蛋白信号途径 | 第21页 |
1.4.3 泛素化蛋白降解途径 | 第21-22页 |
1.4.4 其他途径调控籽粒大小 | 第22页 |
1.4.5 不同调控途径的互作 | 第22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2.1.2 实验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试剂和仪器 | 第24-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33页 |
2.2.1 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中花11号(ZH11) | 第25页 |
2.2.2 实验材料的栽培条件 | 第25页 |
2.2.3 相关农艺性状的调查 | 第25页 |
2.2.4 遗传群体构建 | 第25-26页 |
2.2.5 遗传分析 | 第26页 |
2.2.6 D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2.2.7 RNA的提取 | 第27页 |
2.2.8 PCR反应体系 | 第27-28页 |
2.2.9 电泳检测分析 | 第28页 |
2.2.10 SG101基因的定位 | 第28-29页 |
2.2.11 RNA的反转录和Real-timePCR分析 | 第29-30页 |
2.2.12 颖壳的细胞学观察 | 第30-31页 |
2.2.13 颖壳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31页 |
2.2.14 油菜素内酯(BR)处理 | 第31页 |
2.2.15 赤霉素(GA)处理 | 第31-32页 |
2.2.16 倍性分析 | 第32页 |
2.2.17 花粉活力检测 | 第32页 |
2.2.18 RNA-seq测序分析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3-48页 |
3.1 sg101籽粒变小 | 第33-34页 |
3.2 sg101植株变矮 | 第34-35页 |
3.3 SG101突变引起的穗部性状的变化 | 第35-36页 |
3.4 sg101的育性降低 | 第36页 |
3.5 SG101的突变导致籽粒细胞数目的减少 | 第36-38页 |
3.6 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8页 |
3.7 SG101突变影响细胞分裂 | 第38-39页 |
3.8 sg101对赤霉素处理的响应 | 第39页 |
3.9 sg101对油菜素内酯(2,4-epiBL)处理的响应 | 第39-42页 |
3.10 sg101对BR合成途径和信号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2-43页 |
3.11 遗传分析 | 第43页 |
3.12 SG101基因的初步定位 | 第43-45页 |
3.13 SG101基因精细定位 | 第45-46页 |
3.14 RNA-seq分析 | 第46-48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8-50页 |
4.1 讨论 | 第48-49页 |
4.2 结论 | 第49页 |
4.3 工作计划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