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施氮量对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 第9-11页 |
1.2.1 施氮量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9-10页 |
1.2.2 施氮量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第10-11页 |
1.3 施氮量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第11-13页 |
1.3.1 施氮量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以及胶稠度的影响 | 第11页 |
1.3.2 施氮量对稻米糊化特性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3 施氮量对稻米食味特性的影响 | 第12-13页 |
1.4 施氮量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13-14页 |
1.4.1 施氮量对稻米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 第13页 |
1.4.2 施氮量对稻米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13-14页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5.1 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1.5.2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页 |
第二章 氮素水平对籼、粳超级稻外观、加工以及基本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21-29页 |
2.1 前言 | 第2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2.2.1 供试材料 | 第21-22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2页 |
2.2.3 测试项目和分析方法 | 第2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2.3.1 氮肥对籼粳超级稻稻米基本品质影响的方差分析 | 第22-23页 |
2.3.2 氮肥对籼粳稻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3 氮肥对籼粳稻外观品质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4 氮肥对籼粳稻基本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25-26页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26-27页 |
2.4.1 氮肥对稻米加工、外观以及基本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26页 |
2.4.2 品种类型对稻米加工、外观以及基本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氮肥水平对籼、粳超级稻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 第29-41页 |
3.1 前言 | 第2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3.2.1 供试材料 | 第29页 |
3.2.2 试验方法 | 第29页 |
3.2.3 测试项目和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3.2.4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3.3.1 氮肥水平和品种类型对稻米质构特征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2 氮肥水平和品种类型对稻米食味特征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3 质构与食味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 第35-37页 |
3.4 讨论 | 第37-38页 |
3.4.1 施氮量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 第37页 |
3.4.2 基因型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 第37页 |
3.4.3 食味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 第37-38页 |
3.5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氮肥对籼、粳超级稻米粉糊化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41-53页 |
4.1 前言 | 第41-42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2页 |
4.2.1 供试材料 | 第42页 |
4.2.2 试验方法 | 第42页 |
4.2.3 测试项目和分析方法 | 第42页 |
4.2.4 数据分析 | 第4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9页 |
4.3.1 氮肥水平和品种类型对水稻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2. 氮肥水平和品种类型对水稻米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4.3.3 米粉糊化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46-49页 |
4.4 讨论 | 第49-50页 |
4.4.1 施氮量对稻米糊化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2 品种类型对稻米糊化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50页 |
4.4.3 水稻米粉糊化与热力学特性的相互关系 | 第50页 |
4.5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氮肥对籼、粳超级稻稻米中矿质元素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 第53-66页 |
5.1 前言 | 第53-54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4页 |
5.2.1 供试材料 | 第54页 |
5.2.2 试验方法 | 第54页 |
5.2.3 测试项目和分析方法 | 第54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4-60页 |
5.3.1 氮肥水平和品种类型对稻米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54-56页 |
5.3.2 氮肥水平和品种类型对水稻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56-60页 |
5.4. 讨论 | 第60-62页 |
5.4.1 氮肥水平对稻米中矿质元素含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 第60页 |
5.4.2 基因型对稻米矿质元素含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 第60-61页 |
5.4.3 蛋白质与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1-62页 |
5.5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 第66-70页 |
6.1 结论与讨论 | 第66-67页 |
6.1.1 氮素水平对籼、粳超级稻外观、加工以及基本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66页 |
6.1.2 氮素水平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第66页 |
6.1.3 氮素水平对稻米RVA以及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6.1.4 氮素水平对稻米蛋白质组分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67页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第67-68页 |
6.3 前景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